2015年5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辽宁、黑龙江:天气致市场低迷 大豆产业或遇危机

《中国农资》记者 贾然然 姜美怡

    调查

    地区:辽宁省彰武县

    对象:彰武县农艺植保专家门诊部 曹友文

    市场分析:

    现阶段,整个辽宁省正在面临干旱危机。近几个月基本未出现降雨,这对正处于春季播种期的农户而言,无疑是严重打击,种植户的购肥积极性下滑,尿素与复合肥市场低迷。当地复合肥不仅存在“偷含量”的情况,还扰乱市场正常秩序,使得复肥市场货源略微紧张。农用尿素下游需求减弱,部分地区用量减少一半,缓释肥料在当地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后市预测:

    若后期干旱情况不能及时缓解,尿素、复合肥市场或将继续下行。彰武县的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未来农业合作社将大有作为,将加速淘汰利用率低、污染大的化肥品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新型肥料预留了不小的空间。彰武县的测土配方施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今年会扩建三个测土配方站,更好地为大户以及合作社提供科学化、精准化的服务。

    调查

    地区:辽宁省新民市

    对象:新民市新联农资有限公司 陈常印

    市场分析:

    新民市的干旱情况比较严重,播种期遇旱使得正常施肥受阻,肥料施用的越多,会造成水分倒流现象,对于植株的损害程度越大。近两年该地区的用肥结构发生系列变化,尿素用量减少一半左右,BB肥、复合肥基本占据市场施肥量的1/4。此外,新民市的土地流转速度较慢,随着近几年苞米的市场价格的提高,种植苞米的面积不断扩大,农户对于土地流转的兴趣较低。

    后市预测:

    预计后期尿素以及复合肥的用量会减少,一些地区已经基本不用尿素作底肥,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长效肥。45%的复合肥目前来看不占据优势,肥料配比一定要能体现出差异性,还需要复合肥生产企业以及代理经销商因地制宜、科学进行养分配比。目前,辽宁乃至黑龙江省种植大豆的面积所剩不多,主要受到转基因大豆的冲击,我国大豆产业未来面临危机。

    调查

    地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对象:齐齐哈尔市齐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 戚长江

    市场分析:

    玉米施底肥阶段已结束,但还未播种,主要原因是气候不稳定,近几天最低气温才达到10℃左右。黑龙江地区的墒情尚好,去年秋季的雨水充足,预计在5月1日起开始播种。目前经销商以多种方式销售肥料,很多农民直接找二级经销商拿货,差价低,所以乡镇级经销商利润低。

    后市预测:

    后期化肥市场整体情况偏好。目前影响化肥市场的主要因素是厂家直销较多,经销商利润降低,基层终端经销商面临危机,农民赊销现象严重。黑龙江地区的大豆多数转产为玉米,而玉米应重追肥,农民没有一次性追肥的习惯。预计在后期化肥销量将提升,价格也可能上涨。

    调查

    地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对象:黑龙江鹏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穆天学

    市场分析:

    春耕用肥阶段在本月底结束。现阶段,农民和经销商拿货现象减少,春耕用肥期间,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假冒伪劣产品较多、价格低,而农民也愿意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肥料,这也是市场低迷的主要因素。农民前期拿货积极性不高,复合肥价格较高,库存压力大。

    后市预测:

    预计后期的化肥市场在价格方面有所降低,主要是因为假冒伪劣产品多,价格低,农民多数愿意购买价格低廉的肥料。另外,现在很多农民都直接从厂家拿货,给经销商造成销售压力。一些终端经销商的卖肥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很多已经关闭门店。

    记者点评

    本周,记者对辽宁和黑龙江两个地区的尿素和复合肥市场进行了调查采访。记者了解到,两地在春耕用肥期间,均面临化肥小厂家“偷含量”的情况,扰乱市场正常秩序,使得复肥市场货源略微紧张。大豆种植者多转种为玉米,我国大豆产业或将面临危机。

    辽宁地区,正面临干旱危机,在春耕播种期一直没有出现降雨天气,这对农民而言无疑是严重打击,购肥积极性明显下降。而且,辽宁地区农民的用肥习惯正发生改变,尿素用量减少,多被长效肥取代。农民接受新型肥料的意愿较高,市场加速淘汰利用率低、污染大的化肥品种,为新型肥料开辟道路。

    黑龙江地区,在春耕用肥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厂家直销的比例越来越高,经销商的利润少之又少。近年来,终端经销商利润微乎其微,中间供货环节越多,农民拿货价越高,所以农民大多选择直接在厂家购买或是在二级经销商处购买。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