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雨,温润如酥,在它的滋养下,草木冒出了新芽。小区里几株被严寒折腾得萧索不堪的海棠也已经次第开放。那粉红色的花瓣绽放出丝丝清香,令人心旷神怡,雨丝夹杂着旖旎的花香,在这个春天略显清冷的早晨迎面袭来,几多欢喜,几多感慨。
都说春光不与四时同。恍惚间,悠然趟过红尘烟雨,漫步于水韵徽乡,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一次次辗转流连,驻足时忘了归程。那斑驳的粉墙黛瓦,杏花微雨的石桥,在氤氲的水汽中越发显得如梦如幻,置身其中,仿若身在梦中。斜密的细雨,幽幽的青苔,光亮的青石,如果可以,我愿化作一滴雨水,自空中以最美的姿态轻轻滑落,落在屋檐的一角,带着历史的厚重和沧桑,俯瞰尘寰的角角落落。
纤柔的丝雨淅淅沥沥,如一首温柔的小夜曲,浇灭心头的一切烦恼。不是因为多愁善感,而是在自己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天空一直缭绕着丝丝绵绵的细雨,雨中的山,山中的林,云遮雾绕。当真是看不透的水墨画镜。
穿过田塍,披着一身纷纷扬扬的雨丝,领略整片河山焕发的青春和大自然才赐予的浅浅淡然。虽然,没有山的沉稳,却有水的灵动;没有林的茂盛,却有花的明艳;没有熟悉身影的陪伴,却有一批知音和着雨声奏出一曲高山流水的曼妙清音。
余秋雨言道:“再现代的人也愿意一再地‘蜀山行旅图’中把绵延千年的生命力重温一下,愿意一再地品味苦涩的夜雨,然后踩着泥泞走向未来。”雨,是飘舞的精灵,是滋润大地的一剂唇膏。在雨中漫步,即使踩上一脚泥泞,也是溢满诗情画意,经久而迷香。
锦绣山河满雨庭。春天的雨似乎更洁白通透,纯净清绝,如空谷幽兰,不掺杂一丝一毫的杂质。经年的雨水渐渐聚积,汇成了涓涓细流,流进清澈的溪涧。村落前的半亩方塘,已盈满一池春水。澄碧的水,晶莹剔透,一眼望去,就像一块无瑕的美玉,镶嵌在山林之间。
时光于不经意间悄然流淌。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的缠绵,亲吻着干渴的大地。温润的空气,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空中弥满着一层层轻薄如纱的白雾,屋前的树在迷雾中越发模糊不清,若隐若现,像是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那娇羞默默的神态真的是难得一见。雨夜凄迷,不知是谁还在今晚的夜色里欣然挥毫,泼洒一地的花水?多少个难以入眠的雨夜,躺在床上聆听时续时断的雨声,与夏天的雷雨相比,春雨似乎更柔和、更多情。尤其是那些被感情浸润和被诗化过的雨,于我,不单单是另一种体验。至今,我还能感受到落在唐诗宋词里的雨,时时触动经久的情肠。“雨中寥落雨中愁”的李商隐,深沉彻骨;“寒雨连江夜入吴”的王昌龄,冷峻峭拔;而谁又敢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不是活脱脱的苏东坡性情?大凡血性十足的诗人,面对失意困顿,诗意人生一经风吹雨打反而开出超凡脱俗的生命之花。
哦,灵性的春雨,夹杂着点点凉意,不时打落在脸庞,让人不由自主回忆起诸多琐碎的时光,一点一点,滴入心谷,冷暖交替,霏霏簌簌的回声令人思如泉涌。透过朦胧的水汽,我仿佛看到了春风里,摇曳着的一簇簇迎春花正露出醉人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