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4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话题一:“零增长”下如何实现安全、科学使用药肥


    主持人:中华合作时报社总编室主任 张 弛

    访谈嘉宾: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处长 邵振润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行业发展服务部部长 花荣军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安全科学使用农药委员会项目负责人 付 伟

    江苏省常熟市农业委员会土肥站站长 徐永昌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汉卿

    张汉卿:化肥、农药“零增长”应深刻考虑。我们控制的主体是什么?不能只考虑化肥、农药过量使用,还要把市场进行细分。

    从企业角度上看,化肥或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更严重,应将农业面源污染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这对今后化肥及农药企业发展及定位会形成重要的影响。因此,化肥企业要积极应对。一是加强新型肥料的研发力度,提高肥料利用率,这是企业营销的根本。二是要在为农服务上实现更多创新式转型,不仅要教育农民施用好的肥料,而且更要指导他们学会科学的施肥方法。

    徐永昌: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为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增收作出很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一是农民盲目使用化肥造成耕地质量下降,造成了面源污染;二是过度用肥不仅没有提高产量,反而增加了投入成本,减少了收益。

    近年来,常熟市围绕肥料的科学使用,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尤其在水稻、小麦、蔬菜上进行了很好的示范与应用;二是全面推广商品有机肥,在蔬菜大棚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三是积极推进配方肥的生产与应用,针对具体作物实现精准施肥、科学施肥;四是促进农企合作,提倡使用高效、优质、绿色肥料,提倡科学施肥理念,提高用肥效率,帮助更多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付伟:去年给安全用药基本成员单位做了安全用药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经销商在销售产品时是不是真正把用药的方法教给种植户,种植户没有没真正按照我们的指导去用药。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安全和环保的意识比较淡薄。农业部提出农药“零增长”,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农药企业、经销商和种植户共同在农药使用的过程中真正把安全、科学放到第一位。并不是说过度使用农药便会增产、丰收,而是要对症下药,这就需要企业和经销商共同行动起来。作为中国农药行业协会组织,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与生产企业共同做这件事。

    花荣军:国家要求到2020年农药使用实现“零增长”。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一是要关注源头,尤其要关注产品;二是关注小宗作物产品的登记;三是要提倡绿色防控,鼓励生物农药以及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的推广与应用;四是开展精准施药;五是鼓励新型植保器械的推广与应用;六是加强媒体宣传与引导;七是通过协会的力量,为农药行业健康发展呐喊;八是联合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各种公益性安全、科学用药培训服务;九是提高企业、经销商、种植大户的安全、科学用药的认识与理念。

    邵振润: 目前农业病虫防治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农药用量偏高、利用率偏低。初步分析原因,一是我国处于季风气候控制区,夏季高温多雨,虫害严重,防治用药多;二是作物种类多、茬口复杂。加之轻型栽培、抛秧免耕等措施也适于病虫发生;三是保护地面积大,几乎整年生产,为病虫冬季提供了有利的繁殖场所;四是农民传统上重治轻防,大多未经培训,打保险药、乱用药,抗药性上升快。

    农药减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科学地分步骤、分地区、分作物实施减量控害。一是抓好绿色防控,积极应用作物全程解决方案;二是力推专业化统防统治;三是研发精准施药技术;四是大力推广、应用一批高效新产品,抓好安全科学用药培训、认真抓好抗药性监测与治理;五是推广先进植保机械;六是加强监管与引导,在“产”和“用”两个环节上都要强化管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