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5版)
短期影响:春耕行情波动不大
“政府关闭排放不合格的企业的做法是正确的,这对化肥市场中长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王厚连
据估算, 关停17家复合肥生产企业总化肥及复合肥产能大约在850万吨/年左右。当停产遇到春耕,化肥价格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闻听临沭17家化肥企业因排放不合格而关闭,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王厚连第一反应就是粉状一铵、尿素等原料价格可能随之下滑。但王厚连认为,政府关闭排放不合格的企业之后,临沂地区的天气会逐步变好。“两会后在短期内,像尿素价格有所下跌,但是这很正常。首先我坚信政府的做法是正确的,其次这对化肥市场中长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王厚连分析说,中农控股山东分公司虽与中农舜天类型不同,却是一脉相连。“中农舜天是中农控股的下属企业,属于生产型企业。我们属于贸易型公司,通过渠道销售集团品牌产品,不参与直接生产。最近听闻中农舜天由于生产与排放经检查合格,将在不久后继续生产,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过段时间,像中农舜天这样的企业如继续开车运行,对化肥市场能够补量。所以我并不担心。”王厚连说。
山东倍丰农资有限公司氮肥部总经理苗国田则表示,受此影响,短期内临沂化肥市场多肥种价格会暴跌,包括小厂家被查封,还有一些厂家也不敢开工,造成山东倍丰的部分存货消化不掉。但是苗国田却认为,政府开始大力主抓环保,能够看出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未来甚至有可能随着环保支撑的力度再加大,助推行业淘汰退出机制的形成。
苗国田认为,这次事件对于众多小型尿素厂家的不利影响较大。但是他表示坚决支持国家查出排放不合格企业,治理环保尤其是对空气、水等方面缓解污染压力,化肥生产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这是利国利民的政策。”苗国田介绍说,政府大力度治理环保,山东化肥产能会减少一部分,市场集约化程度提高,市场上的化肥品质提升,能够减少一定的恶性竞争、窜货等。
根据记者调查,山东地区复合肥企业受到环保核查停产虽然在短期内影响了尿素等原料价格的下跌,但随着春耕的有序进行,目前化肥市场正处于良性发展期,尿素价格也出现了稳中小幅反弹,而对于复合肥来说,虽然部分企业受到了停产影响,但由于国内几家大型复合肥企业的生产基地已经遍布主要消费地,所以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环保核查只能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不会造成春耕用肥的短缺。
企业声音:环保面前,化肥企业责无旁贷
“一方面,企业在现有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再加大投入,不断地引进新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环保治理效果;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大对新型肥料的开发,力争提高肥料利用率 。” ——徐辑孟
徐辑孟告诉记者:“从施可丰自身来看,我们的环保工作行动较早、意识到位。一是企业早已完成搬迁。政府要求有污染企业退城入园,搬入指定的化工产业园,我们在2006年就已搬入。二是对现有生产和环保装置的投入。去年企业投入超过1200万元,今年将再增加300多万元,环保项目费用逐年递增。2014年,我们完成生产全线‘布袋除尘’,效果非常明显,从此每日可多收集化肥粉尘4.8吨,既降低成本、又避免浪费,企业粉尘治理取得成效。还有治理尾气方面,现投资300多万元洗涤装置,去年年底已经投产,效果很好,现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标准要求达到100mg/m3左右,而政府要求是达到400mg/m3,我们已经超额完成。污水方面,我们做到零排放,包括生产磷酸的过程中很好地将废物利用起来,进入相关系统后完成二次消化。”
徐辑孟表示,环保是永恒主题,作为一家化工企业,他们必须负有环保责任。“环保治理不好,企业生存、甚至人类生存都会有威胁。下一步,我们放眼长远,准备强化环保治理的投入。一方面,很好地贯彻政策治理环境要求,在现有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再加大投入,不断地引进新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环保治理效果。在配套方面,着重将粉尘、尾气和污水三个方面的各项指标都控制在政府要求之下,为临沂环保工作作出更多贡献。另一方面,化肥产品使用本来就与大气、水源等密切相关,其利用率较低,大部分肥料浪费都会产生污染。施可丰本身主打稳定性肥料,延缓化肥溶解、延长肥效,核心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如此对化肥流失、大气排放便相应减少。”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总经理毛国斌也表示,作为化肥生产企业,理应支持政府对环保的态度。“虽然化肥企业相对水泥、钢铁等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有限,但国内的复合肥企业参差不齐,总共有近5000家,在生产方面难免会有不合理排放。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化肥企业,一方面积极研发新型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在注重生产效益的同时,也理应考虑社会效益,增加环保方面的投入。”
对于临沂的化肥企业发展问题,张述平并没有回避。“对于未来是否还鼓励企业新上产能,是市场来决定的,如果市场还有空间,企业还是要投入新项目,但是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在环保标准的框架之内。”
警钟长鸣:环保发力,加速产业洗牌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要符合环评标准,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都应该有生存空间。而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也理应得到淘汰。”——修学峰
近年来,产能过剩严重制约了化肥行业的发展,虽然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各个部门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成效并不显著。
“环保趋严是大趋势,而化肥行业产能过剩,通过严格的环保政策去淘汰落后产能不但有利于形成淘汰退出机制,缓解产能过剩,更利于化肥行业的健康发展。”毛国斌对于通过环保整顿市场的做法是赞成的。他表示:“我国的复混肥行业总产能达到2亿吨,而需求仅有5000万吨,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鱼龙混杂,造假制假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化肥市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所以国家应该从环保方面关停淘汰部分不合格企业,这样也为正规的复合肥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公平的竞争氛围。”
毛国斌告诉记者,经常有经销商拿着小厂的复合肥报价去跟他谈价格,而按照所标注的含量,肯定是不合格产品,这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毛国斌强调,对于大型化肥企业来说,环保设备投入相对较大,仅污水处理设备投入就要上千万,而小复混肥企业投入相对较少,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则更少,所以通过环保手段去淘汰一些不合格的企业更利于有实力的企业做强做大,更好地做好服务,让农民能够科学种田,丰收能够得到保证。
据了解,临沂地区只关停了部分小企业而一些大企业均在正常生产,对此,修学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在环保方面,不能以规模为标准,无论是规模大的企业还是规模小的企业都是通过了环评后才开始建设,而且规模小的企业也不见得在管理和生产技术上就落后,应该以环评指标说了算。“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要符合环评标准,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都应该有生存空间。而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也理应得到淘汰。目前化肥市场竞争激烈,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从生产成本上来说是没有优势的,如果环保设施不达标的话,也会受到处罚,因此,还是应该以市场为主导,通过市场竞争去淘汰部分企业,才能有效缓解国内化肥行业的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