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由山东临沭17家化肥企业关停引发的话题——
环保大考:化肥企业须守住“绿水青山”

《中国农资》记者 张高科 宋安勇 陈 熙 张 番

    2月25日,受环境保护部委托,华东环保督查中心对山东省临沂市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这是自今年1月新《环境保护法》启动实施后,华东区域内的首场环保约谈。据了解,临沂市有57家企业未完成环保设施限期治理任务,按照临沂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环保部门提出整改要求,这57家企业将进行停产整治,其中临沭17家化肥企业赫然在列。

    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的实施,对制造行业的影响日益显著。化肥行业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也饱受产能过剩压力的困扰,虽然大部分企业都严格按照环评标准进行生产,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企业的排放或生产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可以预见,此次临沂事件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化肥行业势必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环保大考。在记者采访中,化肥企业对于环保问题均持支持态度,并表示会严格执行。在行业转型升级应对产能过剩的进程中,逐步形成淘汰退出机制,环保将是一个硬指标。 

    新闻回放:环保问责亮利剑

    “我们绝不让沂蒙精神因大气污染蒙上灰尘,也绝不让临沂发展的成果因大气污染打了折扣。”——林峰海

    近年来,我国的空气质量堪忧,雾霾污染困扰着全国大多数的城市。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关环保的话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然而环保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的实施,对传统制造行业的影响日益显著。

    据了解,2015年1月—2月,华东环保督查中心对临沂市部分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和区域环境空气状况进行了明察暗访,检查发现临沂市部分企业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久试不验、偷排漏排、超标排放和在线监测设施运行不规范等环境违法行为,区域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在两会期间,环保部约谈临沂市主要领导备受社会关注,其后,根据新环保法要求,临沂市57家企业未完成环保设施限期治理任务,按照临沂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环保部门依法责令其进行停产整治。

    针对临沂市一些违法企业、违法项目长期“带病运行”的问题,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主任高振宁约谈山东临沂市市长张术平时表示,一些明显属于落后或过剩产能项目,能落地、生存并发展壮大,暴露出临沂的一些地方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等思想观念问题。山东省环保厅的有关负责人也表达了无奈,指出有很多限期整改的企业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他表示,在前段时间的摸底调查中发现,像临沂这样的企业全省就有5500家。

    自从临沂市市长被环保部约谈之后,在临沂市全市范围之内关停了57家企业,这些企业涵盖石灰水泥生产、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玻璃制品和化肥生产等多个方面,另外有不少企业虽然没有被关停,但是也处于整改名单之中。“临沂市在环境质量改善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有不小的差距,市政府与有关部门应抓住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的契机,汲取教训,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强化综合整治,加快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约谈中,高振宁对临沂市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

    “我们绝不让沂蒙精神因大气污染蒙上灰尘,也绝不让临沂发展的成果因大气污染打了折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团分组审议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说,截至3月4日晚,临沂市第一批54家环保不达标的企业,50家已被关停。林峰海强调说,临沂市为了沂蒙的蓝天和人民的健康,向大气污染宣战,用一年的时间摆脱环保问题被动局面,三年时间实现比较彻底的根治。对于传统落后的、排放高的工业污染,按照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进行关停或者改造。

    其实,不只是临沂地区。此次环保部约谈的市长所属城市还有河北承德。环保部的约谈机制已经实行有十年了,原来主要是针对一个企业或一个事件,真正对整个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约谈并向社会公开,是从2014年年底开始的。第一个被约谈的是河南省安阳市,后来还有湖南的衡阳市,贵州的六盘水等城市,加上这次的山东临沂和河北承德,目前已经约谈了十个地区的主要负责人。

    从约谈企业到约谈政府,这实际上是从“督企”向“督政”转变。过去环保部门只管刹车,而地方主官却只管踩油门,现在要让地方决策者和环保部门一起来给环境污染刹刹车,这种环保新方式能否奏效还要看当地环境治理的效果。约谈尚属于“动口”,真正要把环保问责机制落到实处,还需要动手,该罚就罚,该免就免。治理污染,政府责无旁贷。

    事件进展:躺着中枪,尽快复产

    “目前临沂市几个大的化肥企业都是达标排放,非常规范;有个别小企业不规范,下一步要加大治理。” ——张述平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认为,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与复混肥企业的关系并不大。“虽然复混肥企业有一定的粉尘无组织排放,很难控制,但相对于其他污染源来说,复混肥企业的污染是有限的,毕竟在复混肥的生产过程中使用水的量不大,在废水排放和废气排放都符合了排放标准,而且现在生产的企业环评都是符合标准的。”

    临沂市市长张述平表示,化肥产业特别是复合肥产业是临沂市的一个特色和支柱产业,但也面临着加强技改、提高环保治理水平的问题,要严格按行业的技术标准办事,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减少排放,实现清洁生产。“目前临沂市几个大的化肥企业都是达标排放,非常规范;有个别小企业不规范,下一步要加大治理。治理工作主要分两步开展:一是对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的企业停产治理;二是对情况一般的限产限期治理。未来临沂市新建的化肥企业从审批的环节来说门槛将会提高。涉及到化肥产业的项目都要经过严格的环评,由环保部把关。”

    一家临沂市停产整改的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的企业之所以处于被停产整改的状态,是因为周边的多家企业全部是生产石灰、水泥和钢铁的高污染企业,政府按照区域进行关停,因此他的企业被卷到了关停的风波之中。归根结底,照比区域内的石灰、水泥生产企业和冶金企业,他的复合肥生产企业产生的污染是微乎其微的,他认为企业在这次关停风波中完全是处于“躺着也中枪”的境况之下。

    “本次临沂市之所以停产整改57家企业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临沂市罗庄区的部分钢铁冶金企业污染严重。”这位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在临沂市罗庄区坐落着十几家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加工企业。2014年,临沂市环保局组织专门的人员队伍对这些企业进行环保方面的检查,然而这些企业中的部分企业公然直接将环保局检查人员拒之门外。后来山东省环保局再次组织专人检查,这些企业再度将环保检查人员拒之门外,随着事态的升级,山东省环保局将实际情况上报环保部,于是就有了环保部约谈临沂市市长的事件发生。

    这位企业负责人还向记者坦言,作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他非常理解省、市二级环保部门的压力,然而让企业停产整改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整改过后尽快开工生产。他的这家复合肥生产企业现在已经向市环保局报送开工申请材料,报送的材料也得到了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在申请材料报送之后,企业需要经过省、市两级环保部门的再度审查,预计4月上旬就能够全面恢复生产。

    临沭县一家中小型复合肥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范围地对企业进行关停,这在临沂历史上还是非常罕见的,足以看出政府和环保部门将要下大力度进行治理。在严格的停产整改政策下,作为一家企业只有严格执行政相关规定,才能够争取尽快开工复产。“我们也意识到了在粉尘、水和噪声方面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在停产整改期间,企业要想方设法将这些污染指标降下来,将这些污染指标严格地控制在国家和省、市环保部门要求的范围之内。企业近期在进行设备更新,只有上马先进设备、淘汰老旧设备,才能够将环保部门的环保要求坚定地执行下去。此外,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环保监察组,将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项污染排放数据进行不间断监察。”

    复合肥生产企业产生的污染是微乎其微的,但也不可避免会有污染。山东翔龙集团总裁兼施可丰公司总经理徐辑孟表示:“无论如何,化肥企业生产总会有排放,包括排放到大气中、水中等。因此政府的环保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也是可以理解的。未来,化肥生产企业若在环保方面不过关,企业生存都很艰难,更不用谈发展。”

(下转6版)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