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3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甘为他人做嫁衣裳
——访郑州恒达会展公司总经理朱丹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立足中原 服务农业

    朱丹做会展的经历已有十五年了。她伴随着中原肥料双交会从第一届到如今第十二届,使中原会成为国内区域性展会中最负盛名的展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行业地位实属不易。一个肥料展会能有如此的发展,原因何在?朱丹开门见山地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有今天的成绩取决于当初我们立足中原,放眼未来。”

    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而农业丰产丰收,肥料支撑是关键。河南是一个肥料消费大省,年肥料用量达1600万吨。同时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物流中转枢纽和集散地。朱丹说,“农业是河南省产业发展的重点,河南又是全国农业的样板,肥料是粮食的‘粮食’,所以,办肥料会展,立足于中原、服务于农业,也顺应了行业的需求,我们看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断创新 深化服务

    在历届中原肥料双交会的组织过程中,朱丹说,“我们不断创新、深化服务、努力前行。”

    第一,坚持按会展发展的规律组织展会。恒达坚持按照肥料企业的需要组织展会的各项活动,逐渐得到了肥料企业的广泛认可,参展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第二,展会体现了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需要,恒达为每届展会设定了不同的主题,使展会很好的配合了行业发展。第三,立足长远、逐渐壮大。恒达认准了方向,就不计较短期的得失,以培养项目的心态开展工作。很多投入并不是短期能够见到效果的,例如对经销商的登记邀请、对展会的外部形象广告投放等,恒达都坚决做了投入。第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形势的发展,组委会不断创新服务和宣传方式。跟上了时代潮流,使展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恒达已经锻炼、培养出了一支成熟的专业会展策划、组织团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也得到了行业内部的广泛认可。

    甘为他人做嫁衣裳

    回望这十二届双交会的发展历程,从弱小到壮大,一路风雨走来,朱丹内心中波澜起伏、感慨万千。朱丹说,如果把双交会看成一个人,她已经成长了一轮,今年是她的“本命年”。

    新一轮的开始,要有新的发展,要适应当前肥料市场的新形势。今年双交会组织工作的定位突出两个字——升级。为了让双交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更加有影响力。从招商到布展,从展示到互动,都将按照“升级”的要求开展工作。

    朱丹把双交会看做是一个平台,她说,“恒达会全力承办好,企业也要充分利用好。恒达甘为企业做‘嫁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的工作仍然充满挑战。朱丹表示,“新变化会带来新机遇。只要抓住机遇,就会迎来更大的发展。联系实际是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原双交会正是与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密切结合,才得到了行业的认可。持之以恒,才能成功。我们付出了十二年的艰辛和努力。培育一个品牌、一个会展项目是这样。要做出更大的成绩、更大的事业,更是这样!”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