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4年中国农资传媒特别报道精彩回顾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态度

《中国农资》记者 郑 晓

    为行业政策点赞

    报道选题

    《化肥出口:新关税让市场说话》

    新闻价值观

    2014年12月16日,财政部正式发布《2015年关税实施方案》。具体来看,2015年磷铵、尿素和氮磷二元肥的出口关税较2014年有较大调整。氮磷二元肥在取消出口淡旺季的同时,出口关税较2014年总体也处于下调态势。中国农资传媒第一时间结合关税政策,采访了业内专业人士,紧贴时政,对业内影响深远。

    影响力

    五颗星

    报道选题

    《淡季储备:新时期能否肩扛新使命》

    新闻价值观

    化肥商业淡季储备政策一直是我国保障农业用肥的一项重要国策,每年的磷肥专项储备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农资传媒联合业内专家共同探讨淡储、关税新方向,以减少对化肥的政策性干预,将其市场化。

    影响力

    五颗星

    报道选题

    《增值税:卷土重来会有时》

    新闻价值观

    目前,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与出口关税是国家针对化肥产业进行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其中,一年一调整的出口关税是针对化肥供需市场最有影响力的调控杠杆。

    影响力

    四颗星

    报道选题

    《土地流转新政:有序适度 稳步前行》

    《农资流通:“一买一卖”经营模式已打破》

    《土地托管:开启大户服务模式》

    《理性参与:大农资探路大农业》

    新闻价值观

    6年时间,在市场化大潮中,中国农资行业也在发生重大变革,土地流转政策无疑成为农资行业巨变的重要推手。6年后的今天,土地流转已经小有规模,然而土地流转政策持续落实也到了一个关键点。中国农资传媒结合政策与行业特点,连续策划了三期“土地流转”系列报道,在业内引起广泛反响。

    影响力

    四颗星


    走基层成为“新常态”

    报道选题

    新春走基层:《走进现代农业 感悟现代农资》

    新闻价值观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将“三农”的工作重点和主题定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国农资传媒记者在春节期间,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了新春走基层的调查和采访,在河北迁安、内蒙古多伦县、河南禹州、灵宝、邓州、河北蔚县、石家庄、山东沂南县等多地,通过走近现代农业,感悟现代农资,期许给农资行业转型以启发。

    影响力

    五颗星

    报道选题

    广西农资现象”独家报道:《广西田野上的探索与希望》

    新闻价值观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的持续支持,农业成为经济领域新的投资与开发热点。在农资突围的共同课题面前,有一批人,突破原有的农资经营模式,实现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及企业转型探索。而这一现象,在广西尤为突出与集中,成为典型的“广西农资现象”。2014年9月,中国农资传媒记者走访了广西若干农资公司,针对农资企业进入农业种植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度调研。

    影响力

    五颗星

    报道选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资产业系列报道:

    《寿光,“中国菜篮子”的幸福密码》

    《南宁,北回归线上的新气象》

    《驻马店,“中原粮仓”期待转型力量》

    《萧山,“长三角”的合作社加速器》

    《齐齐哈尔,黑土地上的变革》

    新闻价值观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列车呼啸而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陆续为城镇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在中国城镇化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农资产业正在发生着新的变革。从农村人口变迁到土地流转加速,从种植模式变化到现代农业新篇章,在城镇化变局中,农资产业获得全新变革动力。中国农资传媒特别推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资产业”系列报道。中国农资传媒记者兵分多路,走进山东寿光、广西南宁、河南驻马店、浙江萧山、黑龙江齐齐哈尔,通过深入全国典型区域,深度关注城镇化时代背景下农资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影响力

    四颗星

    报道选题

    中国农资传媒四省干旱大调查:《农资行业面临干旱“大烤”》

    新闻价值观

    2014年夏天,山东、河南、陕西、安徽等12省区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中国农资传媒特派四路记者走访前期受旱较为严重的河南、山东、陕西及安徽四省,及时了解干旱给农业生产和农资销售带来的相关影响。

    影响力

    三颗星


    走向世界“涨姿势” 

    报道选题

    《中国化肥出口应理性 警惕丧失国际话语权》

    新闻价值观

    2014年6月,第82届IFA年会在悉尼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近40家中国化肥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的精英前往交流,中国农资传媒作为此次会议的唯一受邀中国媒体,对会议进行了跟踪报道。在全球产能过剩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不仅一些传统的化肥出口国家和进口国家备受市场关注,非洲、澳洲等地区的化肥生产与需求也逐渐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而全球化肥贸易竞争白炽化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依然是决定国际化肥贸易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

    影响力

    五颗星

    报道选题

    《国际化肥市场风云变幻 国内肥企挑战机遇并存》

    新闻价值观

    2014年9月,IFA化肥生产与国际贸易会议在京召开,吸引了全球150多家代表参加。中国化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各国热议的焦点。但随着产能扩张的日益严重,中国也应该好好思考如何面对低价带来的巨大挑战。

    影响力

    五颗星

    报道选题

    《化肥出口岂能薄利多销?企业亟待提高国际竞争力》

    《全球聚焦中国化肥出口 市场凸显产能过剩压力》

    新闻价值观

    2014年4月,阿格斯FMB亚洲化肥会议在北京召开,恰好是我国化肥市场到了出口的筹备阶段。在这热闹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我国化肥出口的伤痛——我国出口量份额最大,但因质量差,失去了国际话语权。此次报道,记者从国内外市场现状、未来发展局势进行分析,对我国未来出口形势展开热烈讨论,在业内影响较大。

    影响力

    四颗星

    报道选题

    《拜耳加速投资创新农业 开启全球性战略新征途》

    新闻价值观

    2014年9月,拜耳作物科学年度新闻发布会在德国蒙海姆市举行,中国农资传媒与来自全球120余家媒体记者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实地参观了拜耳作物科学实验室和农场。高投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拜耳成功的秘诀。中国农资传媒记者的视野从国内走向国际,对当前中国农化企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思考。

    影响力

    三颗星

    报道选题

    《中国化肥国际化迈向纵深》

    新闻价值观

    2014年,在国内农资变革大潮下,中国化肥走向世界。11月,中国农资记者跟随山东金正大公司前往以色列进行调研。来自中国的“农资铁军”正在迈进国际化纵深,为提高水肥利用率、粮食增产和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而不断地引入国际先进技术,由农资“制造”向“智造”转变,惠泽中国亿万农民老百姓。

    影响力

    三颗星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