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市场化
“2号”运价
2014年,化肥的市场化进程从调整运价开始。一直以来,我国对农用化肥铁路运输严格执行《关于明确农用化肥铁路运价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的2号运价。然而近些年来,农用化肥铁路运价年年看涨,从2009年开始,几乎每年调整一次,而且上调频率加速、幅度加大。不难看出,化肥的市场化之路正在加快,全行业正在走出政策保护的“温室”。
上调1.5分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调整铁路货物运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自2014年2月15日起,对铁路货物平均运价水平每吨公里上调1.5分,整车农用化肥继续享受免收铁路建设基金的优惠,运价率由每吨公里0.0976元上调至0.113元,此次涨幅为1.54分。
市场化加速
运价上调再一次证明了化肥行业正在加速市场化的进程。之前呼吁政策保护已经保护了很多年,所以对于铁路运价的上涨不能停留在呼吁政策保护的层面,而是如何引导企业去适应政策,慢慢从保护的温室中走出来。从另一个角度看,保护有碍于行业的发展,运费上调只是市场化迈进的政策之一,之后气价上调、电价上调对企业带来的压力会更大,甚至关乎生死存亡,所以面对运价上调,生产企业更多的是要学会适应。
现实证明,运价上调只是化肥市场化进程中的其中一项,以往的特殊商品已经变得不再特殊,国家利民惠农的优惠对象开始发生转变,由此化肥企业将要逐步离开政策保护的“温室”,在同一起跑线公平竞争。
NO2:新关税
关税
2014年12月16日,财政部正式发布《2015年关税实施方案》。方案中取消了氮肥、磷肥出口关税淡旺季差异,执行全年统一的出口关税税额或税率,钾肥出口关税不作调整。磷铵(出口全年从量计征,税额为100元/吨;尿素出口全年从量计征,税额为80元/吨;氮磷二元肥全年实行5%的出口关税;三元复合肥全年30%;钾肥出口关税全年600元/吨。
影响
此次新关税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淡旺季窗口期,磷肥全年征收100元/吨的税额,氮肥全年征收80元/吨的税额。新关税取消淡旺季窗口期可以减少招标炒作,但毕竟化肥作为资源性的产品,不加税的话势必会造成资源流失,适度加上定额税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是可以承受的,不但能够保证国家的税收,而且利于市场的稳定。
NO3:增值税
事件
2014年8月份,国家相关部门就恢复化肥增值税召开意见会。这一信号再次表明政府简政放权、用“市场之手”调节行业发展的决心。恢复增值税对于企业肯定会有影响,但是随着化肥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政府推动力度的不断加大,恢复增值税终将会提升到议事日程之中。
影响
恢复增值税将会对氮肥和磷肥的价格带来1%—3.5%的增长,但是对于钾肥需要特殊对待。目前国内钾肥增值税采取先征后返的政策,涉及到财政补贴,如果钾肥恢复增值税的话,钾肥的价格将会水涨船高。正是由于存在争议,所以临近年末,恢复增值税的正式文件仍未出台。
猜想
在产能过剩形势下,化肥行业要市场化,恢复增值税的政策或势在必行,市场传言增值税将推迟到2季度或会给3个月的适应期。
NO4:化肥淡储
事件
化肥商业淡季储备政策一直是我国保障农业用肥的一项重要国策,每年的磷肥专项储备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往年的惯例,基本都是在6月份就由国家相关部门与承储企业签署承储协议,然而,2014/2015年度国家化肥淡储及签约会议延迟到10月28日下午才在北京召开。本轮各承储企业淡储量在5万吨及以下的无变化,淡储量在10-20万吨以内的按20%的比例减承储量,20万吨以上的按25%的比例减量。
影响
随着化肥产能过剩的加剧,化肥的淡储政策也适度调整,承储量的减少也体现了对承储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改革与调整”是2014年淡储政策的关键,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态:化肥行业在沿着合理化路径一点点地在变,但是马上进行翻天覆地或彻底改变,确实比较困难。相关的政策在某些程度上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整体上趋向合理,是渐行渐好、不断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