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13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协调组织,《中国农资》、《农民日报》、《中国植保导刊》等9家行业主流媒体共同参与策划的“走进一线农药企业——江苏行”大型采访调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以传播农药行业“正能量”为准则,通过实地采访和面对面交流,及时、全面、客观地传播了行业内优秀企业积极探索与稳健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经验,聆听了企业对于行业发展、国家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的真实心声和反馈建议,为促进农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借鉴意义。通过采访、调研发现,一批国内农药企业纷纷苦练“内功”,用国际化视野参与到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来,成绩和收获颇丰,让我们对民族农药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第一站: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 点:江苏省张家港市
关键词:“大市场”布局 新产品研发、推广
12月9日,采访团一行首站来到位于张家港东沙化工集中北区的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该公司董事长周耀德、总经理俞世能等企业领导围绕产品技术创新、农药科学减量施用、农药登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会后参观了七洲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存储仓库等。
“大市场”观念效益凸显
据周耀德介绍,七洲绿色化工专注于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原药与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多年来的发展,已成为国内三唑类杀菌剂品种最齐、规模最大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市场销量处于龙头地位,嗪草酮产销量国内最大。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远销欧洲、美洲、澳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与多家知名跨国农化公司形成了稳定合作关系。
据了解,在企业发展历程中,七洲绿色化工始终确立“大市场”观念,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紧紧抓住登记龙头,加大投入,加快国际市场的自主登记,取得国外登记证147个(其中制剂登记占92%),并积极探索国际销售渠道建设的新模式。2014年投入6000万元,收购了国外销售渠道,真正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市场。现阶段,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位列中国农药百强企业23位,农药出口30强第14位。2014年1-11月实现销售收入12.58亿,预计全年超13.5亿,其中自营出口可超1.5亿美金。
新产品研发推广如火如荼
近年来,七洲绿色化工不断加快技术创新,研发的产品和合成技术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中国农药工业技术创新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奖,承担了三唑类杀菌剂丙环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粉唑醇、氟环唑等5项国家级火炬项目,拥有及申报发明专利54项。此外,还通过加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引导创新、鼓励创新的激励制度,逐步构建成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持续创新能力。近两年来,七洲绿色化工依靠自身技术团队,重点突出草铵膦和苯噻菌脂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自主创制品种苯噻菌脂优化小试工艺,加快市场进入前准备,技术创新从仿制向自主创新迈进。
“公司从生产型向经营生产型转变,从过去围绕产品找市场转变成紧盯市场选产品,实施多元化经营。明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公司要更大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原药和剂型新产品研发,并保持三唑类杀菌剂市场地位。要大力发展除草剂——草铵膦,形成新的增长板块。要更大力度拓展市场,加快终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登记,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要更大力度加强环保和安全管理,履行好‘责任关怀’意识;优化整合已收购的国外销售渠道,全力实现销售收入超15亿的目标。”周耀德介绍说。
第二站: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 点:江苏省建湖县
关键词:“三新”价值观 农资电商
谈企业规划: 新农业、新思维、新发展
12月10日上午,采访团走进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采访团先后参观了克胜集团制剂加工中心、仓储中心。参观现场,先进的设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井然有序的现代化仓库以及克胜员工饱满的精神风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观结束后,围绕行业热点、克胜营销新战略以及克胜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话题,克胜集团董事长吴重言、总经理吴伟、营销总公司总经理朱兆春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
近日,在2014年江苏克胜集团经销商年会上,“新农业、新思维、新发展”作为本次会议的主题引起了与会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评价和重视。“为什么会在此时提出这样的企业发展规划?”记者问。对此,吴重言表示,江苏克胜集团是一家集科研、制造、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以植物保护、生物医药、房地产、农村金融、五星级酒店为主体的涵盖五大产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把“新农业、新思维、新发展”作为经销商年会主题且同时被确定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是基于现阶段企业发展情况,以求共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农化企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尤其是农业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维也要全面更新,要把传统的产业链模式和创新经济模式进行有效嫁接,对传统的经销渠道进行有效改造,把电商模式、互联网模式、物联网技术嫁接到传统的销售渠道上来,形成汇聚,实现‘1+1>2’的效应,相信‘三新’主题的确定,将给农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带来一个更好的发展。”吴重言说。
谈农资电商:
认识上高调、行动上低调
近年来,农资电商话题在行业内不断发酵、升温。面对中国农化行业持续加快的改革进程,克胜集团将电子商务列入集团转型升级的中长期规划,扩平台、建队伍,谋求“线上线下联动,线上补线下,线上促线下”,进一步扩张克胜集团农化产品网上营销通道,提升克胜产品市场占有额。
如何看待农资电商的发展与企业实践?吴重言的解释是:“认识上高调,行动上低调。传统渠道不可能扔掉,互联网资源更要重视,怎样做到线上线下的互动和互补,有待我们去尝试和探讨。目前克胜已在尝试,我们计划用3—5年尝试期,寻求发展农资电子商务的最佳道路和方法。此外,在应对农资新变革环境下,克胜集团的营销模式将如何实现转型?朱兆春介绍说,克胜集团营销转型的重点是技术、服务、合作。今后将围绕“三新”价值观,通过服务、技术的提升带动营销的发展。
“2015年,克胜新农业项目包括现代植保服务、土壤综合治理、农业电子商务三个项目,将坚持做专业病虫草害方案提供商和现代植保服务商。对于企业营销转型,我认为转型不是单纯转变经营方式,而是一种战略转变,企业要向有质量、求效益发展,除提供技术和服务外,与种、肥企业加强合作,发挥各方优势,以求实现药、肥一体化。”吴重言补充说。
(下转2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