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国际收入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支撑我国工业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我国经济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只有充分认识新常态,才能正确分析研判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矛盾和问题。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表面上看是经济速度在告别两位数、潜在增长率下降,但本质上是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在发生变化。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短期需求波动和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相互作用的结果,再加上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相互影响,经济运行更多地表现出“爬坡过坎”的一些特征,一些经济指标波动幅度可能比往常要更大一些,这就需要我们调整观察经济形势的坐标系和标尺,以新的视角去观察经济增速,分析研判经济运行中存在或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意味着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必须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着力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进入新常态后,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下行压力和困难要更突出一些,这正是“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结果。对于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更值得关注的是增长速度下台阶之后能否在一个新的平台上稳住下来,只有稳住了,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才能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爬坡过坎,只要我们过了这个坎,我国工业发展就会另有一番洞天。对此,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