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7版)
博弈之智:在顺应中驾驭市场
目前,中国香蕉种植业发展很快,年产量接近800多万吨,且基本内销,但每年还要进口40万-50万吨香蕉,说明目前国内的香蕉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卢义贞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香蕉产业拥有广泛的消费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尽管如此,香蕉种植业还需要解决市场销售的问题,而且一不留神就会遭遇滞销困扰,进而产生销售和价格风险。原因就是广西全境150万亩香蕉有80万亩左右集中在南宁地区,集中上市造成运力不足,导致短期局部严重供大于求。过去多年广西产区定期出现的“爱心香蕉”,表面看是全体市民爱心消费香蕉,帮助蕉农解决销售问题,背后其实是香蕉运输、外销不畅在作祟。
卢义贞在多年的市场运营中看到了症结所在,也摸索出驾驭市场的办法。
首先,金穗集团坚持市场导向,“看市场,定种植”,每年的生产都要能够根据下一年的市场供需和价格预测,选择种植品种和规模。其次,多措施并举实现“差异化”。提倡差异化发展,主要推崇“特早、特迟、特优”三大类产品。为此,还将金穗集团的香蕉生产布局到广西之外的云南、老挝等地,利用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环境条件,在不同时间推出不同的产品。卢义贞说,在4个香蕉主产省区,错季采收,避免了彼此竞争。据了解,广西最佳采收期在9月到次年2月,云南从12月到次年3月,海南则从3月一直持续到7月。延长了上市时间,基本实现了全年供应,给消费者带了最大的便利。
未来之梦:打造品牌 形成集群
面对广西乃至全国香蕉种植业的成就,卢义贞很清醒。美国在菲律宾开设有几百万亩的香蕉园,以此为例,中国的香蕉种植业未来的路还很长。
品牌,是未来金穗集团最要着力的地方。早在2005年,金穗集团就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绿水江”香蕉商标,并致力于打造品牌优势。通过实施“标准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标准化采收”措施,品质优异、外观靓丽的“绿水江”香蕉在市场上价格坚挺,订单稳步上升,出现了采购商、经销商排队“等香蕉”景象,还为金穗成功化解了2009年11月广西香蕉遭遇的滞销危机。品牌效益可以说是规模化、标准化给金穗集团带来的最大溢出效益。
2013年5月18日,由涉及农资企业、蕉农、经销商等326个会员单位组成的广西香蕉产业协会成立,卢义贞当选会长。擦亮广西香蕉的品牌也是卢义贞的心头之想,上任伊始就提出要推动广西香蕉标准化种植。他说,只有品牌才是赢得市场的根本,而品牌需要标准化生产来巩固。
为此,他要将强化企业生产管理推向全行业。倡导会员企业实行“公司型”管理制度,全程跟踪,细化分工;开设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提升科技种养水平;除建立生产标准、建立信息平台外,协会还要推动创新销售模式,彻底改变香蕉难卖、贱卖的现状;推动深加工,除了香蕉片,还要生产香蕉浆、香蕉粉等,这是产品差异化的必然之路。
谈到未来,金穗集团下一步要革新香蕉种植商业模式,改变散户种植,引入产业联盟、家庭农场,更新生产的内在组织形式,激发起创新活力。同时,将继续开发种植、物流、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旅游等综合产业,力争将产业园区建设成农民的致富园、风光秀丽的观光园、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他的家乡定典村就坐落在万亩蕉园中。我们看到由金穗集团出资进行的乡村改造建设如火如荼,一个家家别墅、处处园林美景的“美丽乡村”呼之欲出。村口的八个字“幸福定典,蕉王飘香”展示着金穗集团的企业追求,这也是卢义贞人生价值的写照吧!
香蕉林中孕育的美丽乡村的中国梦在感召、引领着卢义贞朝向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