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年IFA(国际肥料工业协会)化肥生产与国际贸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球25个国家的相关协会、化肥生产企业、化肥贸易企业以及咨询机构的代表近15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做了报告,吸引了近30家中国企业和机构的代表参会交流。
中国化肥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全球化肥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世界化肥贸易的焦点。本次会议内容以中国化肥生产、贸易、农业政策以及各化肥品种产业发展趋势为重点,另外还涉及亚洲一些主要国家的化肥市场以及全球重点市场的贸易形势。会议主要对未来1-2年全球化肥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特别是对中国化肥市场和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引起全球业内人士的关注。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化肥产能的不断扩张,氮肥和磷肥产能过剩日趋严重,钾肥产能也快速增加,中国化肥产能和出口政策的变化成为影响国内外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了解,去年,由于我国化肥出口关税降低,尿素、磷铵甚至钾肥出口量较往年成倍增长。然而,在这样的趋势下,我国政府意在采取市场化的措施调控产业发展。同时,国际化肥生产企业加快扩产、兼并的步伐,未来将对中国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国际化肥市场将面临重大变革,国内化肥企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视野——供需结构调整促贸易形势变革
南亚、东南亚减少尿素进口
增加科学施肥比例
亚洲地区是全球重要的化肥消费地区之一,由于亚洲许多国家施肥管理水平较低、肥料消费提升空间较大、化肥产量较低,因此该地区是全球化肥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南亚地区的农业相对集中,近几年化肥需求平稳增长,化肥需求大国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印度近两年氮肥生产量逐年上升,其中,产量最大的为尿素。印度国内肥料生产能力有限,而大部分需求依靠进口,所以肥料补贴政策受到各进口国的关注,补贴的力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印度每年进口量的比例。来自印度化肥协会的Sachchida Nand博士表示,2013年印度尿素进口量为710万吨,比2012年减少了90万吨,复合肥进口量近两年保持不变,为40万吨,磷酸二铵的进口量下降幅度较大,2013年比2012年下降了240万吨,这主要是2013年印度二铵库存量大,加之卢比贬值、肥料补贴金额下降造成的。生产方面,政府大力支持尿素工厂的建设,因为从需求方面分析,由于尿素的成本低、售价低,国内肥料需求量最大的品种还是尿素,所以扩大尿素的产能也将能够减少对进口尿素的依赖,控制成本。过去5年内,印度国内尿素产能增加了250万吨左右,预测2015年印度将进口尿素达到800万吨。目前对复合肥、二铵的需求还是根据补贴政策而定,预计2015年进口二铵500万吨、一铵400万吨、硫磺200万吨左右。巴基斯坦Fauji化肥公司的David Keith Massey对如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两点看法:一是政府应该在源头控制天然气、煤炭等原料的价格,对肥料生产企业加大优惠力度;二是增加肥料补贴力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促进农民的积极性。
与印度相似,印度尼西亚也是个化肥进口国,随着本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食物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化肥的用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印度尼西亚PT Pupuk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在国内有5家分公司,每年共生产尿素732万吨、复合肥337万吨、有机肥78.3万吨。即便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化肥生产公司,但由于生产工艺落后、生产线尚不完善,所以不能满足本国的需求,肥料仍然需要大量进口。随着科学用肥理念的深入发展,政府也提倡多使用复合肥料,减少对尿素的使用。预计2015年肥料需求量将增长4.7%,其中对复合肥的需求量将增长14.78%。
氮肥整体趋向过剩 磷肥呈现区域特点
从全球化肥行业的宏观形势来看,各产品的贸易趋势随着各个国家的供需情况发生着改变。氮肥方面,2014年6月IFA发布的《肥料展望2014-2018》中指出,2016年之后,全球氮肥过剩将逐步明显。全球氮肥产品供应和需求的潜在过剩将从2015-2016年的700万-1000万吨(折纯)扩大到2017年的1300万吨(折纯)以上。2015年之前,由于供应增加相对缓慢,新增供应将全部被增长的需求所吸收。而从2016年开始,全球氮肥供应增长将开始超过需求增加的速度,到2018年过剩量将占供应量的6%。
磷肥方面,西班牙PROFERCY咨询机构分析师Tom Jago表示,过去五年,磷肥是所有化肥品种中贸易量和价格波动最大的。2009-2014年,二铵价格相差的最大空间为400美元/吨,在过去的10个月相差175美元/吨。他对磷肥主要贸易国家的趋势进行了梳理:中国磷肥产能过剩且出口量巨大,预计今年出口二铵350万-400万吨、一铵150万-200万吨,同时由于中国粮食增产要求较高,目前国内需求同样非常旺盛,2个月内价格上涨20%,但盈利水平依然较过去5年平均水平低15%;北美生产结构有所改变,二铵和一铵产能增加较少,但磷复肥扩产较多,其中,美盛2016年将有350万吨磷复肥产能替代二铵和一铵生产,所以进口范围将增加,曾经作为全球出口基准的美国现在却成为进口风向标;今年的巴西市场上,中国55%二铵占据了巴西进口总量的重要份额,但是未能增加进口总量;印度在2012-2013年补贴减少和货币危机出现后,磷肥进口量逐步减少,目前印度磷肥用量开始有了缺口。估计2014年印度进口二铵近500万吨,此外还有一些氮磷和氮磷钾复合肥,但即使这样,目前的进口量较印度以往高峰时期还有较大缺口。
原料贸易受到政治和经济政策影响
化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原料、能源等项目的支撑,因此全球资源形势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化肥生产和贸易形势的变化。
原料方面,各国政治和贸易政策的变化、能源的消耗或开发、下游产业的发展需求等都影响着化肥原料的生产和贸易。英国FERTECON咨询公司分析师Marina Simonova对未来全球合成氨贸易趋势进行分析。她表示:“全球大型合成氨项目将改变一些国家的贸易形势,新的产能将导致贸易结构发生改变。例如,美国的新增产能将使其逐渐减少合成氨进口量;乌克兰将因为生产成本过高而减少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量;俄罗斯将向下游用户和出口市场提供更多产品;摩洛哥磷肥企业扩产将刺激其增加合成氨进口量;特立尼达将继续向欧洲和非洲出口,并可能向亚洲敞开出口大门;沙特国内下游产品产能增加将导致其减少出口量;印度磷肥和复合肥生产将增加合成氨进口量;中国沿海运输的增加替代进口,但同时己内酰胺工业的发展会增加合成氨的需求。”对于硫磺市场,同样面临着区域性的调整。而在整个市场变化中,磷肥生产和市场的变化对硫磺的需求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英国CRU咨询公司分析师Ian Service分析:“全球磷肥产量增长,将导致每年对硫磺需求增加100万吨左右。但是2013年谷物和油籽的高产量却导致主要农产品库存量增加。这将对农作物价格带来压力,并减少农民对化肥的投入。估计全球硫磺市场从2014年开始过剩50万吨,2015-2017年分别过剩150万吨、280万吨、370万吨。估计中国2014年进口硫磺1020万吨,较2013年减少40万吨。”
在能源方面,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是近几年热议的话题,英国INS公司负责人Gina Apostolopoulos介绍了目前美国页岩气的开发以及对氮肥市场的影响。她表示,对页岩气的开发,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总的来说,页岩气在全球的储量非常大,如果能够利用这项能源,将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如何开发这项能源,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并非易事。美国页岩气革命将会在未来几年显现它的优势,并且将由氮肥、尿素进口国变成出口大国。页岩气革命成功后,对中国等尿素出口大国将形成严峻的挑战,出口形势将会重新洗牌。
(下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