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播火记》第一卷十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淀里水,凭着治鱼解苇维持生活,不靠土地。”
小时候听老人讲故事,山上有药石,一条蛇与一只蝎子打架,被蝎子蜇伤,跑到药石上蹭几下就好了,然后继续战斗。后被路过的人发现,将药石取走,蛇被蜇中毒而死。故事是前人编的,但是动物和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道理是存在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人们更多的是考虑商业化,但细节做得还不够。例如有石灰石的地区在开发生产石子、石灰;有山有水风景好的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等等。在自己生存的环境中仍有大量自然未被重视利用。
有一次看电视节目,采访太行山深处的长寿村。除了山村的空气好,生活压力小,村民坚持每天餐后的独特茶饮,那就是山泉水泡黄莲叶。还有的长寿村是常年饮用水井旁有枸杞,枸杞成熟落入井中。也有地方采山上植物叶片,提取色素,制作各种美食,以达养生目的。
就拿家乡来说,丘陵地带,缺水严重,虽然近年来石灰石开发了不少,环境破坏也很重。满山遍地长了很多中草药,只是人们不再去关注,不再使用。如果我们用心,生活的环境里将会提供丰富的食物,如果能把山上的中草药利用上,坚持使用,各个也能长寿。
记得小时候,伤到骨头的人会去旧屋草垛寻找一种虫子(簸箕虫,学名土元),焙干磨粉服用;若有外伤,便用一种石英石烧红泡水擦洗;若被汗蜂或毒蛾幼虫蜇到,便用青柿子汁擦上就不疼了。如此土法治疗有很多,只是现在医院方便,大家忘记了这些法子。随之生活环境中的药用物品也不提了。
过节回家,到山上走走,曾经给我消炎的婆婆丁,止血用的羊粪球,带来香味回忆的石韭花(麻麻花),还有可以卖钱的柏籽,远志、柴胡、地黄等,这些中草药不仅可以换钱,如果用好更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靠山吃山,这次回家乡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我们健康长寿的最好环境,这里长出了生存的食物、治病的药物、长寿的保健品,并且适合当地人食用。外来的好东西虽好,未必适合我们呀,养生保健何必舍近求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我们这方人已不再了解我们的“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