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荆江畔、洪湖滨,绿意盎然,江汉平原一派生机勃发。近日,在全国水稻种植大县湖北省监利县,记者在参加拜耳“更多水稻”英雄汇活动时,结识了一位长期扎根农村,坚持给农民传授科学种植技术的基层农技推广员方小兵。面对当前“三农”现状,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如何实现创新和突破?方小兵的理解是:“新型农业现代化,农业技术研发攻关很重要,把先进技术推广落实到农业生产关键环节中更加重要。”
“农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方小兵告诉《中国农资》记者,监利县在湖北省号称是“百湖大县”,水稻种植面积约250万亩,其中早稻60多万亩、中稻110多万亩、晚稻70多万亩。近年来,监利县水稻种植年年丰收、连续增产,靠的是四大法宝:一是政策,二是科技,三是人努力,四是天帮忙。
作为一名长期与基层农民打交道的农技推广工作者,方小兵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农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农民服务,这是一名农技推广者最大的职责所在。”围绕植保技术工作方面,他介绍说,监利县种植结构比较复杂,粮棉果菜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常见的各种农作物病虫害达到200多种,这就要求基层农技推广者不但要了解各种病虫害发病规律、危害特征,而且还要熟知防控措施。这促使方小兵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因为各种农作物的每年收成直接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
“随着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一些科技能手、乡土专家比比皆是,这同时也在督促我不断地要深入田间地头、农舍庭院、温室菜棚,与农民零距离接触,为他们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方小兵说。每当一个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每一个方案顺利取得成功时,方小兵脸上都会露出满足的微笑,因为农民的肯定就是最大的褒奖。
“种田大户是今后服务重点”
农技推广,是方小兵最熟悉的工作。从刚入这一行开始,至今已经干了近30年;农技推广,对方小兵又是一件新鲜事,因为农村人在变、技术在变,推广环境也在变。
据方小兵介绍,近年来他直接进村给农民进行现场培训的次数约有100次。“这些培训能起到的实际效果有多大呢?”记者问。“其实,这些技术平时已经通过覆盖各镇、各村的大喇叭广播了很多次,按理说农民应当学会了,但事实并非这样。”方小兵坦言,现在农村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了,在家种地的多是老人和妇女,许多老人不识字,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妇女们还有家务事要忙,往往对病虫害防治技术、水肥管理技术掌握不熟练或不全面,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着许多现实困难。
“原来搞农技推广就是发发传单、上上课,现在就不一样了。”方小兵说:“以前传单发到农民手里就是‘天书’,上课培训就更不感兴趣了,就算人来了也顶多是充个人数、凑个热闹,现在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更多的是从作物解决方案入手,涵盖了水肥、植保、病虫害防控等全程服务措施。”
“农民如何看待农业种植新技术呢?是不是不认可呢?”记者追问道。“当然不是哦!”一旁的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水稻种植大户吴道忠抢过话茬:“今年我种了1300亩水稻,方老师手把手教我种植,一亩秧田算下来能节约成本200多块。今年,在水稻育秧、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施用,农机使用上都向我传授了不少及时、有效的信息。”“他是种粮大户,今年种的水稻可不少,一亩田增收几百块,上千亩就不是个小数啊!”方小兵补充说。
“农技培训不一味讲数量,不看培训了多少人,而要看质量,要抓大头、看实效,比如培训种粮大户,再通过种粮大户示范带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小兵告诉记者:“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趋势日渐明显、数量不断扩大,种粮大户将是他今后推广农技工作的重点,通过对他们的培训和教育,用实实在在的规模效应来调动周边的农户,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农民更高的种粮积极性。”
“最大梦想是希望农民多产粮”
“在农技推广过程中,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现象,不仅要有报纸、电视、电台、喇叭等宣传工具,更需要农技人员经常到田间,手把手给农民讲解农业新技术。实践证明,手把手给农民示范效果最好,农技工作者应把‘办公室’搬到大田里来。”结合今年监利县在水稻上大力推广的全程作物解决方案,方小兵感慨:“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作物解决方案,作为一名长期和农民打交道的农技推广者,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农民能多产粮。”
“有了好的方案,如何让农民接纳您的观点呢?”记者问。方小兵认为:“要推广水稻种植的良种良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踏实去做,建立高产示范田,用事实说话。”他表示,以前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经常会买到不法商人提供的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使用后导致作物减产或绝收,这其实反映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辨别意识差、农资经销商经营理念浅薄,“一个便宜三个爱”的思维方式让不少农民吃尽了苦头。
“水稻种植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高效的农资产品、科学的管理措施,更需要因地制宜的作物解决服务方案。”方小兵认为,未来在质量高效、品牌突出、服务完善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农资企业将会受到更多农民的青睐。这对于植保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宣传,根据水稻病虫害预测预报,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二是加强技术指导,重点学习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识别和防范措施;三是推进科技入户,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为切入点,以水稻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为重点,积极推进科技入户,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