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8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克服连作障碍,让马铃薯连作不减产成为可能
——胡树文教授谈马铃薯连作障碍
《中国农资》实习记者 贾然然

    近年来,由于连作引起的土壤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时作物甚至绝产。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连作障碍会给农民带来那么大的损失,还要进行连作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连作障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胡树文教授。

    对于连作障碍的原因,胡树文认为,一是化学危害。马铃薯植株营养物质的偏耗,分泌物过度积累,容易发生负对等效应,也就是说许多植物的花、果实所分泌的气态分泌物对另一种植物的生长和花粉的萌发起到刺激或抑制作用。 二是生物危害。连作加重寄生性杂草危害和加快某些专一性病虫害蔓延速度;土壤微生物种群单一化;土壤酶活性降低(如大豆连作磷酸酶和尿酶活性降低)。三是土壤物理结构的危害。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恶化,不利于同种作物的生长。同时,胡树文表示,我国对作物连作首先是社会需要决定连作,稻、麦、棉、油等大宗作物需求量较大;其次,资源优势或资源限制决定连作;再次,经济效益驱使连种。

    如何应对连作产生的障碍?胡树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决。

    一是根据作物连作反应和耐连作程度综合解决。

    不同的作物的连作反应和耐连作程度是不一样的,只有首先将作物进行系统分类,才能综合解决连作危害。第一,忌连作的作物 ,即对连作反应极敏感,一旦连作发育异常,减产严重。第二,不耐连作的作物,即对连作反应较为敏感,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造成较大幅度减产。第三,耐短期连作作物,例如,马铃薯、大豆、花生、紫云英等,连作 2 年后停种 2-3 年。 第四,耐连作作物:例如水稻、麦类、玉米等在肥料充足、且无障碍病虫害下,可耐长期连作,减产不显著。

    二是需开发新技术提升传统抗连作措施。

    传统的农业抗连作障碍技术措施主要包括:1.轮作是最有效、最合理的抑制连作障碍的方法,所以要尽量选择轮作(倒茬)或间作。2.土壤消毒及处理;采用药剂灭菌、烧田熏土、蒸汽消毒、激光处理及电磁辐射等化学、物理及生物方法、生物农药 。3.增施肥料;补充营养物质(测土配方施肥),如重茬作物专用肥。4.品种轮换更新;抗病与感病品种轮换(嫁接),是降低连作危害和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胡树文说,当前我们需要在传统抗连作技术措施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规律及特点,还需要开发缓控释技术、杀菌、杀线、根际调控、种子处理等技术;研发不同作物专用的抗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及配套的方案,拟在不显著增加用户投入的前提下,大面积推广抗连作障碍高产种植方案综合技术。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是土壤杀菌、消毒;可有效防治土壤中的根腐病、枯萎病。二是种子处理;使用缓控释农药等进行拌种,使其缓慢释放药物,提升种子的抗病、抗逆能力。三是杀线虫剂;缓控释制剂可有效、长时间的抑制、杀灭土壤中的根系线虫。四是拮抗生物菌;在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同时也被杀灭之后,必须在土壤处理后增施一定的拮抗生物菌,通过营养或空间竞争降低土壤病原菌的密度,保证土壤的健康环境。五是土壤调理剂;富含生物活性有机物质,可有效缓解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也可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等。六是降低化感物质作用;确定土壤中的与作物生长相关的化感物质,添加其降解物质,降低作物的自毒作用。七是元素补充;根据土壤条件及作物需肥规律调整元素搭配,确保大、中、微量元素平衡。八是根际调控。能充分调节根系的功能,使根系发达、强壮、健康,能自动从土壤中寻找养分,有抑制病菌的作用。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