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8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电商思想有误区

郭兆熊

    农资电商是梦想,

    关键问题在思想。

    究竟是网入农资,

    还是农资来上网。

    近期和朋友们讨论了很多有关农资电商的话题,不管是理论的延伸,还是企业的尝试,农资电商都不再是空想,正在逐步实现的道路上一点点前进。很多人对电商持怀疑态度,并且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其根本是思想有点错位。

    担心物流成为农资电商发展瓶颈的人,实际上沒有看到物流行业的发展,总希望自身解决全部困难;担心农民不上网购买农资的人,是沒料到日用品电商向农村市场的扩散;第三方平台逐步被放弃,是因为没有帮企业做好产品规划,与传统渠道冲突。农资电商的标准,是把农资产品放到线上就算电商呢?还是用互联网的理论和思维来引导农资电商发展呢?笔者认为后者的思想才对,仅仅把农资产品放到线上的话,不仅不得要领,而且困难重重。也有文章讨论农业电商存在的几大误区,仔细品来,也不过是在现在行业的基础上讨论,有理但不是核心。

    讨论农资电商发展,不能不考虑电子商务的支持理论,例如长尾理论可能会解决农资季节性的问题;维基经济学理论为农资电商各环节协作提供理论支撑。另外,农资电子商务的困难,其出发点都是基于传统农资行业现状来推理。笔者个人认为农资电商如果要归类,应归于电子商务行业,而不是农资行业。

    虽说农资电商是属于电子商务领域,但不是懂互联网的人就可以解决农资电商的发展。农资电商也必须考虑农资产品的特殊性。行业的划分本来就是工业化时代追求高效和利益最大化的人为划分,现在来看,行业逐步模糊化,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农资电商就是一个体现。

    回顾自己在农资圈的十几年时间,农资连锁不是谁都能成功;虽然国际化越来越深入,但对我国农资流通市场影响并没有多深;农资人搞的合作社也没取得很大成就;现在又来到电商时代,我们能否搭上顺风车,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只能拭目以待。

    心不正,事难成,思想不对,想做都难。面对电子商务大发展,如何引导农资电商,实际操作农资电商,还需我们引入电商思维,付诸行动,毕竟行动强于空谈。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