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生态恶化,是土传病害和线虫为害猖獗的根本原因。蔬菜土传病害是由土传病菌引起的,是分布广、危害重、较难防治的植物病害之一。土传病害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瓜类、茄果、豆类的立枯病、枯萎病、猝倒病、菌核病、炭疽病、根腐病等。这些病害一旦发生,就会引起蔬菜大幅减产,甚至是绝收,严重影响蔬菜的数量和质量,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随着大众对蔬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大棚、温室栽培方式活跃在蔬菜种植前端。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类似棚菜的栽培模式,也带来了不少弊病。棚菜连作模式,基本上是种植单一作物,使用单一肥料、农药以及单一的灌溉方式,而这些正是导致土传病害发病趋势加重的主要原因。土传病害主要以真菌、细菌性病害为主,也包括线虫病害;病菌主要通过土壤、肥料、灌溉水、流水进行传播。所以,选对耕作模式,用对肥料,合理灌溉对土传病害的前期预防至关重要。
一是要培育抗病或者耐病品种。可以大大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二是建立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主要是深沟高畦栽培,将以往大水灌溉方式改为微型灌溉,适时增加灌溉次数,来满足作物需水量。其次是保持良好的种植密度,通过一定手段增强作物光合作用,降低地面湿度。再次是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病株周围撒适量石灰。最后是勿偏施氮肥,一定要根据作物各阶段生长需求适当施用磷肥、钾肥,满足作物对“肥料三要素”需求。
三是开启两年以上轮作。轮作是防治土传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合理进行作物与作物间轮作。轮作对于病菌寄主范围窄的病害有更好的效果。
四是在种植之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据了解石灰既可以杀菌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最好的措施是在翻耕前,每亩撒石灰50-80kg,然后再进行翻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轻土传病害。播种前,真菌性病害可分别用30%土菌消500-800倍液进行前期处理;细菌性病害,如青枯病、软腐病可以选用88%水合霉素1000倍液进行处理。
五是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阻止病原菌进入无菌地,有效地防止病害扩散。
六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土传病害的防治方法,不宜采用叶面喷雾法,而应采取灌根法。在未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瑞苗清水剂2000-2500倍液灌根,每株灌浇药液100-150毫升,每隔7-10天灌一次,连灌3-4次。可有效防治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根腐病和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