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8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鲁西人承载民族振兴之责


    水调歌头·鲁西

    暑气渐将休,来花前月下。一盏茗茶,轻歌任同行喧哗。莺歌燕舞都市,花花绿绿霓虹,多些许浮夸 。五千年岁月,湮几多繁华?

   罢刀耕、废火种、弃犁耙。孺子耕牛,而今又还在谁家?忆农业之发展,思民族之未来,任重在当下。幸得有鲁西,决心报国家。

    农资人,是一种称谓,可农资人的肩上,却有着民族振兴的责任。

    农业成就了领先世界的伟大中华文明,使中国成为可以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相比肩的文明古国。从刀耕火种,到耕牛犁耙,中国农业经历了漫长的变革。但是目前,随着大量普通肥料的施用,土壤板结、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传统农业固然可以丰收,可与现代化生态农业相比,就显得相形见拙。为了解决已经出现了的问题,行业呼吁使用安全、高效、环保的肥料。

    鲁西集团自1976年建厂以来,就一直秉承为世界做好肥这一原则,与郑州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联合,共同研发最环保、最生态的高效肥料,并在德国成立鲁西集团欧洲研发中心,成立高水平研发小组。借鉴引进发达国家成熟技术,结合中国土壤情况生产最适合中国产品。

    2014年,清华大学成立鲁西学院,出巨资培养鲁西集团优秀经销商和业务精英,自开班以来已成功开办两期,使几百名经销商从中受益,为新型肥料的推广夯实了基础。

    如何才能改变农民传承了千年的思想、使他们放弃自己所谓的经验?如何让农民相信科学,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这些问题都是在农业领域中迫在眉睫的事情,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超远意识的农资人来解决问题。而鲁西早已看到问题并预见了未来。新型肥料的推广,必然会经过一段时间,可过后就是辉煌,相信那一刻不会来的太晚,因为有鲁西,有一大批与鲁西一起奋战的农资人。(周长太)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