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天气预报
7月下旬,我国主要降雨区位于华南、西南地区、东北、华北、黄淮等地,上述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有30-60毫米,局部地区可超过200毫米。
下旬,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多高温闷热天气,部分地区将出现3-7天日最高气温在35-38℃的高温天气。
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内蒙古东部、吉林和黑龙江大部气温偏低1~4℃,降雨日数达3~6天,黑龙江东部和吉林北部降水偏多1~4倍,日照不足45小时,对春玉米开花授粉、春小麦灌浆乳熟、大豆开花结荚以及水稻拔节、孕穗不利。辽宁大部气温接近常年略偏高、墒情较适宜,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基本有利,但辽宁南部降雨偏少,土壤持续缺墒,旱象露头。
西北、华北、黄淮大部气温偏高1~4℃,土壤墒情适宜,日照充足,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黄淮北部、河北中部、陕西中部部分地区出现3~6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河北中部部分地区降雨偏少5~8成,土壤持续缺墒,高温干旱对棉花开花结铃、玉米拔节抽雄、花生下针不利。
江南东南部、华南东部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光照充足,总体利于早稻成熟收晒;但江西南部、福建中部出现3~5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早稻遭受“高温逼熟”,影响粒重增加,也对晚稻秧苗健壮生长不利。江南、华南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导致部分农田土壤过湿、低洼地段农田积水内涝或受淹,不利于春玉米、早稻成熟收获和一季稻分蘖拔节。
农业生产建议
江南、华南早稻产区应抢晴收获、晾晒成熟早稻;晚稻产区应抓紧整田,适时移栽并采取灌水护苗等措施,防止高温灼伤秧苗,提高秧苗的返青成活率;一季稻区要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为后期产量提升打下基础。西北地区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春小麦,力争颗粒归仓。棉花产区应及时整枝,改善棉田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棉花蕾铃脱落。
北方旱区要积极组织水源,及时灌溉,减轻干旱对秋收作物的不利影响。各地也应密切注意天气形势,加强台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防范工作,并做好稻瘟病、棉铃虫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