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7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经销商,你的下一步准备怎么走?
——华夏基石副总裁程绍珊谈新形势下经销商出路
《中国农资》 记者 陈 熙

    近两年来,农资行情低迷,经销商同质化竞争加剧,投入费用持续增加而产出比却越来越低,经销商形成对于低价、政策和资源的强烈依赖。赊销非常严重,然而厂商博弈又导致交易成本高、终端不下沉易受杂牌冲击,经销商的服务越来越流于形式,难以提升农户价值,最终大量陷入“囚徒”般的困境难以自拔。面对农资流通大变革,程绍珊为经销商们指明了出路。

    商家竞争放大“马太效应”

    程绍珊认为,目前国内农资市场技术与产品差异少,经销商渠道运作和概念造势难以产生核心优势,而且渠道发育滞后,其协同差、效率低,难以形成区域精耕。行业集中度低,恶性竞争让利润更为微薄,此外,赊销严重,与之相对应的是经销商服务推广水平越来越低,难以满足用户日趋理性的农化服务要求。

    从农户角度出发,专业种植户的需求越来越理性,非常追求投入产出比,他们关注种植的效益,对产品和技术服务要求高;而散户则表现出感性需求,追求省时省力,减少投入且注重风险规避。程绍珊说,经销商应该分情况而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定制产品组合,进行贴身技术服务。比如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效益明显,而投入成本也高,在高投入和高产出的条件下,农户反而喜爱像水溶肥这种高端肥料。

    放眼国内大农业格局,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正在加速,国家重视食品安全与环境友好,高效农业将成为发展趋势,这促使更多的农户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型;而对于拥有领先技术、资本、布局、规模化和品牌的农资公司,在肥料营销渠道结构扁平化、关系一体化、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化之下,必然是“剩者为王”。

    未来,经销商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放大“马太效应”——加速整合和淘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优秀经销商迅速崛起并成为区域市场主体,降低分销重心,精耕细作整固终端。因此,更具有服务意识、高效运营和行销能力的经销商更为强大,坐商将无法生存。程绍珊认为,总体规则是谁能更好地把握住未来农户,谁就更有话语权,自身有价值才能赢得农户,提高农户种植效益才是关键。

    经销商如何提升经营能力?

    那么,经销商如何应对变革提升经营能力?程绍珊认为,首先老板的观念要提升。“老板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持创业姿态,认清形势及时转型。开阔视野积极进取,深入市场一线去做好服务,定期走访重点市场与终端客户。新品导入、活动执行等重点工作要身先士卒,成为公司制度的模范执行者,成为团队学习的带头者和推动人。”

    程绍珊说,老板要接受先投入、后产出的投入原则。经营转型要有足够的资源和人才保证,管理模式和团队能力也要及时升级,在市场基础、终端建设和产品导入等方面进行前置投入。业务团队建设需要树立人才成就事业理念,本着“三分空降、七分培养”的原则,适度引入职业经理人,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同时做好“外人”与“嫡系”的整合。管理改进、人才培训和成长都需要一定周期,在此期间要精细管理,提升效率。

    如何才能招、用、育和留下员工?程绍珊认为,经销商员工招聘标准是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授权赋能,学会信任和指导下属,用好能人防止骨干单飞。打造学习型团队,能够把握机会牵引人才成长,利用事业、利益、感情和发展留人。通过简单有效的激励,明确薪酬结构,让员工有合理预期。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上不封顶但有保底,考核指标简单直接,让员工有信心和动力,还要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员工权益。

    除加强人才培养外,程绍珊还认为农资公司要加强组织建设。“精兵简政,突出关键业务职能。后勤部门综合化、业务部门专业化,根据分工确定组织架构,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梳理核心业务流程,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提高基础管理水平,设立目标和经营计划,保持运作动力。做好预算和费用控制,账目和库存管理,抓好用户、市场和对手的信息管理,老板做到心中有数、耳聪眼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