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6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腐植酸将朝大环境产业方向发展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七次理事会暨腐植酸提质增效化肥与环境友好论坛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近日,从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七次理事会暨腐植酸提质增效化肥与环境友好论坛”上获悉,《2014腐植酸大环境产业思想指导模型》在会上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在当前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腐植酸对化肥增效提质的作用更加凸显,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构建腐植酸施肥体系。

    腐植酸需要

    大环境产业思想指引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粮食及食品安全问题的突显,环境治理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在国家一系列有关环境的调查,立法以及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制定、出台和实施,既给肥料行业提出严峻挑战,又使其在发展思路上寻求突破。当前,地球碳循环严重失衡。腐植酸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让腐植酸在稳碳、储碳、固碳中发挥重要作用刻不容缓。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表示,《2014腐植酸大环境产业思想指导模型》为腐植酸普利惠民新产业接天连地、开创未来指明方向。该模型集合了“天、地、人和”的腐植酸大环境产业思想,立意以“生态文明”、“生态红线”、“粮食安全”、“舌尖安全”、“现代农业”等五大主题思想为聚焦点,坚持创新腐植酸产业指导思想、制定腐植酸大环境产业发展纲要、开展腐植酸技术集成工程、打造腐植酸大环境产品供给体系、提升腐植酸产业服务大环境治理水平开创未来工作的五项原则,分别梳理出腐植酸产业五大项对接工作:腐植酸大环境治理工程、腐植酸土壤修复工程、腐植酸食品源头安全生产体系工程、土壤腐植酸肥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工程、腐植酸生态农业工程。曾宪成说:“该模型承载着国家大环境治理的重大责任,道出了腐植酸普利惠民新产业的历史选择和神圣使命。”

    我国腐植酸产业在应用上已无处不见,近十几年来,腐植酸肥料产业迅速成长,日新月异,在优化土壤和环境友好上发挥了独特作用,但其“天然”形象也被不“友好”的生产加工过程所扭曲。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化学调控中心主任、教授王曰鑫表示,肥料发展不能只盯着肥料,更要关注农业生态系统。当前,腐植酸又迎来一个提升的大好时节,所以,腐植酸要在大环境产业思想指引下,向着更专业、更精准的方向发展,才能迎接真正春天的到来。

    提质增效作用明显

    化肥利用率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相关。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可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土壤养分库容。腐植酸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天然物质,是一种清洁的有机质,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有机质。根据我国目前化肥发展现状,使用腐植酸对大化肥进行改性增效已刻不容缓。现在国内众多企业都开始重视腐植酸在大化肥中的改性增效作用,并取得了技术上的很多突破。

    王曰鑫说,施用含腐植酸马铃薯专用肥后土壤中养分有明显提高,与施纯化肥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了45%,全氮增加了30.4%,速效磷增加了13.1%,速效钾增加了19.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清表示,腐植酸对蔬菜根区盐害和温度胁迫的缓解效应十分明显。陈清说,经过试验,添加腐植酸钾能显著改善低温、高盐对株高、叶片数量、根系活力的抑制作用。在提高作物根系活力方面,低温高盐处理下添加腐植酸钾比未添加腐植酸钾增幅达25.6%。

    陈清还强调,腐植酸含有多种官能团结构的高分子有机酸性物质聚合体。其弱酸性、亲水性、胶体性、吸附性、离子交换性、络合性、氧化还原性、生理活性等特点,对刺激作物生长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作物抗逆特性,改善果实品质上都有良好表现。

    三大理论创新构建腐植酸施肥体系

    氮、磷、钾三大肥作为农业施肥的主导者,提高其利用率是主流。腐植酸提氮、解磷、促钾的作用不容置疑,目前主要问题在于应用层面。为此,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提出腐植酸肥料三大理论创新。首先,他提到,植株叶面环境控制理论,即腐植酸是“懂得植株肢体语言”的肥料。强调了腐植酸叶面气孔微控制;具有“活血止血”特点;腐植酸本身就是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腐植酸络合各种养分;具有生态作用。

    其次,他认为,作物根际环境控制理论,即腐植酸是作物“通根活络”的肥料。强调腐植酸促进根系通达,带动养分供给;刺激次生根生长;协调各种养分;调节根系环境(包括微生态环境)。

    第三,他提出,土壤生态环境控制理论,即腐植酸是缔造“土壤房子”的肥料。强调腐植酸对土壤碳结构构造;土壤团粒结构构造;优质有机质供给;土壤肥料的运转“仓库”的作用。

    有了理论上的创新,腐植酸在应用上的定位就变得十分明晰。曾宪成表示,通过植株叶面环境控制理论,可形成于植株立体施肥之体系构建:可富集大、中、小,全水溶,以喷施为主。通过作物根际环境控制理论,可形成于作物根际施肥之体系构建:可富集大、中、小,全水溶,以根施为主。通过土壤生态环境控制理论,可形成于作物土壤施肥之体系构建:可一元、二元、三元、多元融合,基肥、控释,以土施为主。

    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就是初步形成了腐植酸肥料的产业指导模型以及肥料理论的创新。有了方向和应用的指引,腐植酸作为一种优质的天然有机质才能更好的融合氮、磷、钾三大肥,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肥料大格局。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