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5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近几年来,“舌尖上的安全”可以说是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镉大米”、重金属蔬菜等诸多食品安全事件让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已经受到污染,有害物质已经随着粮食、饮水被“端上”我们的餐桌。可是土壤污染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对农产品安全造成多大影响?不少人迫切希望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4月17日消息,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所以,经济比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湖南等一些重金属富集的地区土壤污染特别严重。

    最近一年来,湖南不少以种水稻、种菜为生的农民因为一种他们并不了解的元素“镉”,承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说我们这里的土壤重金属超标,所以我们种出来的菜都卖出不去。”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作物及人类的危害如下:

    第一,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中迁移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比如镉是危害植物生长的有毒元素,土壤中如果镉过高,会破坏植物叶片的叶绿素结构,减少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抑制根系生长,造成植物生理障碍而降低产量。铅在作物组织中可导致氧化、光合作用以及脂肪代谢强度的减弱,对水的吸收量减少、耗氧量增大,从而阻碍作物生长,甚至引起作物死亡等。

    第二, 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比如:镉的生物毒性显著,会给人体带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失调等一系列问题。汞食入人体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视力神经破坏极大。砷会使皮肤色素沉着,导致异常角质化。铬会造成四肢麻木,精神异常。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但进入人体很难排除,并直接伤害脑细胞,造成智力低下等。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治理已经成为科学界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植物修复方法中,植物的筛选、目标植物的生物量和修复的时间都将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由于污染的伴生性,对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及农用土壤的修复都将受到一定的束缚。而农业工程的深耕则会破坏土壤的自然性状。目前全世界普遍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即主要是向被污染土壤添加一些钝化修复剂(例如,撒施“田师傅”土壤调理剂等),来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有效浓度或改变其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有效较低其迁移性、毒性及生物有效性。 (杨逸莎)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