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有一年,省司法部门找我了解有关企业重组情况时,我正好出差在外,企业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纷纷挺身而出,站出来替我承担责任……一名退休返聘的老职工,去年底为了调试一台机器,连续三天两夜守候在设备厂家的试验台旁,等不到结果,不愿去休息;让我感动的还有,许多部门的负责人为了完成手头的工作夜不能寐,有的甚至熬掉了头发、熬白了头发,有的为采购企业的紧俏原料和物资喝酒喝坏了身体,甚至有人为了工作而失去了与父亲、母亲见最后一面的机会……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偶尔有退休老职工到政府部门上访,他们不是去告企业的状,而是到政府部门表扬我们……
“你一定要对职工的未来负责!”这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好搭档醉酒后,对我的忠告和要求。他说,“红四方”兄弟姐妹们的心都掏给你吃了!!他分管企业的安全生产。在老企业关停前,“红四方”的生产地分布在当地城市的东西南北方向,有的生产区还在城市之外,管理的难度很大。我做企业负责人十八年,他一直在做我的助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除了睡觉吃饭外,几乎天天都在上班,每天吃过晚饭后,他都要步行数公里,到企业工作至深夜,然后再步行回家。其实,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和我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经营副总有一年冬天,在东北出差的路上,滑下十几米深的壕沟,住院十多天后不顾尾椎骨骨折,拄着双拐,坚持到办公室处理公务。我的办公室常年挂着“临事方知一死难”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条幅。十多年前,当我所任职的企业只有几千万销售收入时,我便第一个在当地政协提出了“整合、重组,形成产业集群,搬迁入园”的议案。凭着共产党人能打下江山、定能搞好国企的信念,我几乎天天晚上都在办公室奋笔疾书,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建言献策。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办公室的三人沙发就是我的“床”,单人沙发就是我随从驾驶员的休息场所。办公室常年放着成箱的方便食品。作为上世纪末合肥98家改制退位企业的负责人,有关部门曾经有意将我任职的企业贱卖给我和我的团队,我坚决不同意。我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用事实证明,国企经营倒退,不单单是所有制的问题,而主要是企业负责人和经营团队的品质、能力和素质的问题。历史上国企的管理水平堪比党政机关,那时谁要拿企业的一截钢筋或多占几斤饭菜票,都要被开除厂籍或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后来国企成了任人宰割的“唐僧肉”,几十年的积累非要在一夜之间贱卖贱送干净,国企领导人自然也不安心,有时也很灰心和无奈,国企的管理自然也就每况愈下了。没有信心,一盘散沙,是世纪之交国企的显著特征。如果说,今天的企业经营困难,主要是市场问题的话,那么,当年企业经营困难,主要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当年,我到这些国企任职后,首先就表明,我做好了与困难血战到底的决心,然后是,明确努力方向,调整指挥系统,搞好顶层设计,界定资产和管理边界,全面开战市场……为了节约时间,作为皖企的我和下属,曾经创造了开车一天内往返江西景德镇,两天内从天津杀一个来回的记录;为了节约资金,我和经营班子成员出差时,经常和好几位同性下属住一个房间,为此还曾遭遇过警方的盘查;为了堵塞企业漏洞,我们曾陪着保卫人员连续几夜蹲守,逮到机械磅房下的“硕鼠”和围墙外的蟊贼;为了维护企业利益,我们曾经默许或纵容内保人员与社会闲杂人员“开战”,打出了国企的威名和正义;为了洞察企业管理情况、了解职工的心声,我们常年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向广大职工公告,掌握底层的第一手资料;为了提高效益,我们曾强令实施生活区的水、电、气改造,切断周边农村无偿使用的水、电,结束了企业几十年水电费用大量流失的历史;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我们斥资对企业的老生活区进行改造,排除阻力兴建了千余套集资房,做到居者有其屋;为了切实解决职工的困难问题,我们每名班子成员联系一名特困职工,并在全国企业中率先设立互助扶弱基金会,每年对大病和特困职工进行生活救助;为了提高兴学重教的氛围,我们常年坚持对在职职工学历提升和职工子女考学进行奖励,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
2008年10月,当全体职工欢天喜地地沉浸在与央企签订合作协议时,我却难以释怀并无法忘记,曾经怀揣百亿元产业规划、花了五年时间、辗转数万里、进行招商引资的情景;2009年3月,当我们得知国务院国资委已批准“红四方”正式加入央企行列时,内心的狂喜迅速驱散了笼罩在我们心头的金融危机的“雾霾”;同年年底,当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与“红四方”签订1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投资额度时,我不禁想起了十多年前为企业争取区区200万的贷款时,仅仅一天时间就使自己哑然失声的情景;2013年4月,当新区年产30万吨合成氨一次开车成功、氯碱系列项目各套生产装置进入紧张的土建安装阶段、看到新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时,十多年的梦想和三年多、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奔波辛劳,犹如过眼云烟随风飘散;2013年12月底,当合肥市区最后一家老化工企业按时安全关停、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来参加关停仪式时,政府官员在关心减少或消除城市的雾霾,而我们则在思考,如何利用老厂区的土地为职工再盖一批住房,如何解决职工的分流安置问题……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今年春节,“红四方”的一名退休老同志给我发来两首《十年回感》的打油诗,让我颇为感慨和汗颜。诗一:布道十年转轮回,救数国企出重围。身展高风匡正气,情暖大众树心威。除旧添新更装置,刮骨疗伤医软肋,“入地上天”③求多助,妙手作活巧妇炊。诗二:甘承涅槃千般苦,誓为“朱雀”④化凤飞。脱胎换骨谈何易,浴火重生方立贵。百年基业重开创,一将中军任指挥。掏尽心血为黎庶,巢湖岸畔铸丰碑。
一位了解“红四方”和我本人经历的领导,在感叹之余,曾顺口吟出宋代杨万里的诗句: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到达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我不禁深深感叹,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真理。今天的所谓领导,都是从昨天的老百姓中产生的;明天的领导,也要从今天的老百姓之中产生;不管多大的领导,最终都要变成老百姓中的一员;善待老百姓,就是善待昨天和明天的自己。人心都是肉长的,对于天下当政者而言,你不把心掏给老百姓吃了,带领大家闯出一条生路,大家凭什么要掏心掏肝地拥戴你呢?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最广大群众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的人,才能在推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出作用,一个政党的领袖如此,一个国家的元首如此,一级组织的负责人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