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3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南方早稻应加快春种进度


    当前,华南稻区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早稻生产处于春耕备耕关键期,并将陆续进入播种育秧阶段。针对当前南方气候特点和今年早稻生产实际,农业部水稻专家技术指导组给出南方早稻育插秧技术意见:

    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播种。南方地区天气回暖速度快,各地要抢抓农时,加快春耕春种进度。当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抢抓冷尾暖头播种。品种选择上,要着眼双季稻周年增产目标,做好早晚稻品种搭配。播种时间上,长江流域早稻应在3月下旬到4月初完成播种,其中抛栽和手插早稻在3月25日左右、机插稻在3月底、三熟制手插早稻在4月初完成播种。

    加强分类管理,提高秧苗素质。“秧好半年禾”,培育壮秧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各地要加强播种后秧田管理。如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要适时两头揭膜通风,防止病害;如遇持续晴日高温(膜内≥35℃)天气,要揭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如天气由持续阴雨突然转晴时,要及时通风炼苗,秧床应边揭膜边洒水或灌水。旱育秧田块要做好清沟排水,做到雨住田干,塑造旱育秧强根优势;大棚育秧田块,尤其是采用育秧基质的机插田块,及时喷水,防止秧苗失水死苗。通风炼苗后匀施苗肥,一般每亩秧田施用尿素4-5公斤,拌磷酸二氢钾1-2公斤。移栽前5-7天用1%~2%的尿素液淋施送嫁肥,施后加淋一次清水或移栽前3-5天施起身肥,一般每亩秧田施用4-5公斤尿素。当大棚秧苗发生立枯病时,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止病害扩展。

    强化技术指导,确保栽插质量。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时抢晴天插秧。机插田块要提高耕整质量,移栽前田块要沉实,做到适时早插,力求浅插,适当增加密度。生产上秧龄一般15-20天,宜选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机,避免秧龄过大引起的缓苗期延长,每亩早稻栽插2万穴以上。手插或抛栽田块要保证栽插密度,提高均匀度。秧龄一般25-30天,高产田块每亩栽插2-2.5万穴,杂交稻每穴2-3本苗,常规稻每穴5-6本苗,基本苗每亩要分别达到5-6万和10-12万。三熟制早稻田块要增加栽插密度。秧龄一般不超过35天,每亩栽插2.5万穴以上,争取以多穗获得高产。(农业部专家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