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闻风而来

云天化国际三环分公司 彭崇峰

    我记得二十年以来家乡的风,多是弱柳扶风、小家碧玉、温婉动人。等到了水稻开花的季节,便是风吹稻花香两岸。而稻花香还不是最绝的,要油菜花才是,无论是视觉、嗅觉还是听觉。

    后来,我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这里四季如春,但稻花、油菜花却是少有的。此处多半大风,也不是说大风就是不讨喜的,那也得分时候。烈日当头,则风起云涌、风沙四起,倒也凉爽。细雨绵绵,则倍感秋意,倒也不寒不冻。冬至夜半,则刀刀入骨,呼啸横飞。

    同样是风,那也算得上是同姓不同名了。用打趣儿的说法是这吹得是海风,当然与别处不同。可不是,五百里滇池可不是个摆设。

    渐渐地还就习惯了。在明媚的日子里,我分明看见了风吹云动,移动了阴阳。它声势浩大,甚至可以改变这里的氛围。不知是高兴的什么,大树拍打着树叶犹自欢庆,好不喜庆;不知是闹腾的什么,抓耳挠腮、互相掐架,好不混乱。哦,别以为春城的树不枯、叶不黄、叶不掉,不然哪里来的狂风扫落叶。鸟儿们大概也都不愿在此时逆风出行,那势必要振翅疾飞,想过个暖冬的,怕是不宜出行,只好呆在巢里了。只有零星几个人在风里埋头疾行,似是有什么急事,但是脚步声混着风已不易听清,也就无所谓什么过客归人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