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建议:
治理土壤污染 要依法依规
土壤污染分两个部分,一是农业的面源污染,另一个是工业“三废”的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属于工业“三废”的污染。我们国家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当中,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开矿造成的重金属流失,随着水体进入土壤,造成了污染,这确实非常严重。这种影响,解决起来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首先我们要健全法律法规,要求这些工业企业按照法规和标准生产经营,防止污染发生。其次,对目前已经受到污染的耕地,我们要按照标准来进行严格的划分,如一些土地已经不能再作为农业土地使用,要按照标准将其划分出来。再其次对已经受到污染的但是可以进行治理的土地,我们要加大投入资金治理。目前来说,我认为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防治和治理。
至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导致的“白色污染”以及其他方面的污染,我们首先要清楚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地膜等)对农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农资产品的使用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主要是使用环节出了问题,另外在农资产品使用过了以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还跟不上。因此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是农资产品要合格;二是农民在使用农资产品的时候要规范,使这种使用行为不产生负面影响。现在的情况是农资产品使用不科学,甚至是滥用,这样势必会造成危害。三是对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应研究相应的治理措施。四是要依法监管。因为市场主体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力,农业资本也有逐利性,怎样把这些因素控制住,那就是要依法依规。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常务理事于培顺建议:
完善农资追溯体系 为农民提供放心农资
国家历来重视农资安全问题,尤其是当下这个季节,正是农资产品大量使用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人们对农资产品安全的关注度更高一些。每年都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相关部委参加,共同组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目的是保障农资供应,做好服务。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农资打假的问题。在农资打假、保障农产品安全这个问题上,供销社一直非常重视。对假冒农资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利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我们目前正在完善农资产品的追溯体系,这个体系已运作三年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在经过中农集团销售的农资产品,都有源头追溯,是真是假一查便知。应该说,农民可以放心地从供销社的渠道、中农集团的渠道购买农资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建议:
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提升耕地质量
加强我国耕地质量建设,需要建立有效的耕地质量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落实和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耕地数量和质量并重,占用耕地在补充时应按补充耕地的产量水平折算所占用耕地的面积,或者另行补偿补充耕地的培肥资金,使之达到原占用耕地的质量水平。二、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有机肥与化肥搭配、合理施用是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通过出台政策扶持利用畜禽粪便堆沤有机肥的企业,引导农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组织在粮田施用堆沤有机肥,同时继续坚持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应用,达到提高土壤肥力、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三、强化耕地土壤改良的科技支撑和资金扶持。为缓解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除合理使用化肥的方式以外,研发和应用具有弱碱性、抗盐改土性能的新型功能性肥料或土壤调理剂的对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应在科技支撑、资金扶持、产业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四、建立健全保护耕地质量制度。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通过统筹耕地质量保护与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建立耕地质量维护奖惩机制、健全耕地质量保护投入机制与共同责任机制、建立保护耕地质量的法律规章等一系列机制建设和立法管理,达到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和强化保护耕地资源的目的。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赖钟雄建议: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高粮食质量,应从制度层面入手
食品安全管理就像雾霾一样,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要花大力气。监管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要建立一种可追溯的体系,从生产到加工再到运输都应该是可追溯的。只有这样,一旦发生问题,才可以追溯责任人,从而制约食品事故的发生几率。如果是大型的农业公司生产的产品,追溯体系的建立相对容易,但是我国的农业现状是分散经营,是一家一户的,这些是很难监控的。对这些分散经营的主体如何监管需要依赖集体的力量,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这就是另一个问题,即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之外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不管是菜农或者是公司,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就可能被列入黑名单,要有这种惩治措施。不管是追溯体系还是诚信体系的建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
就粮食生产来说,为了追求高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问题在有些地方时相当严重的。因此我们在追求粮食产量的同时还要保证粮食的质量。但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很好的监控体系。这其中的困难和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所面对的困难有相似的地方。目前可以做的是让企业按照相应的标准生产化肥、农药,至于农民怎样施用的问题则需要健全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表面上看我国的农技推广人员的数量还是有的,但是真正做农技推广的人有几个?这还是一个管理的问题,我建议采用垂直管理的办法。另外这些人员如果真正在做农技推广的话,很难评到职称的。因此,应该实现垂直管理,让这些人多做专业的事情,少做杂活,同时适当提高待遇,让他们专心做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