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
农资领域荣获两项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本报讯 日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物理学家程开甲获得。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问鼎已连续三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本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农资领域科技创新成绩喜人。据了解,由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等单位申报的“罗布泊盐湖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与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引育中心等单位申报的“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夫道带领的团队申报的“低成本易降解肥料用缓释材料创制与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另外,“油菜联合收割机关键技术与装备”、“高产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同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旱作农业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生活垃圾能源化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棉花种质创新及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同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据了解,2008年11月,国投罗钾公司利用此次获奖的成套技术,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盐湖腹地建成单厂生产规模全球最大的120万吨/年硫酸钾厂,并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2012年生产优等品硫酸钾138万吨,占世界硫酸钾总产量的26%,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8%以上。

    本次科技大会上,“低成本易降解肥料用缓释材料创制与应用”则是继2010年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的“新型作物控释肥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又一项缓控释肥料技术获得国家科技奖。

    业内专家表示,粮食安全和生态恢复对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紧密结合现代农业的农资新技术、新产品未来发展前景必将非常光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