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钾钙硅肥可改善土壤质量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番

    日前,由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绿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办,韶关市科学技术局协办的钾钙硅肥肥效试验现场交流会在韶关召开。参会人员针对利用钾长石生产全元素矿物质土壤调理剂的钾钙硅肥技术和产品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并在韶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现场观摩粉葛实验效果对比。

    据悉,该技术是利用各种钙基固体废弃物和钾长石复合生产钾钙硅肥,属于国内外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利用该技术生产的钾钙硅肥的每吨生产成本可降至600元以下,产品的吨煤能耗控制在100千克标准煤以下,且整个生产过程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说这是近年来我国钾长石农业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广州绿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土壤修复、全面提升土壤矿物质养分的高新技术企业,正是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生产出的全元素矿物质土壤调理剂已在广东、广西、湖南、海南、江西、山东、陕西等省区进行了大量的农田试验,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质和重金属降低效果。

    增产增质效果明显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石林介绍,钾钙硅肥补充了土壤中长期缺失的钾、钙、硅、镁、硫和大量的微量元素如硼、钼、锌等,而这些元素对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提升了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酸化现象得到抑制;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

    产品经过权威部门检测表明:钾钙硅肥中总有效成分大于70%,其中富含大量的钾、钙、硅、镁、硫、硼、钼、锌、锰等营养元素。从目前种植的效果来看,每亩施用50-100千克,增产率高达7.6%-73%,平均增产率高达24.95%。

    在韶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参观粉葛实验效果时,韶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巫素芳向告诉记者介绍,本试验通过对韶关地区粉葛、葡萄、甘薯、苦瓜、水稻等5种代表性特色农作物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该产品在韶关地区酸性土壤施用后,作物的生长效应、增产效果及品质改良效果,优化其施用量和施用范围。我们所参观的粉葛田地于4月12日开始种植时一次施用钾钙硅肥,至12月29日收获。实验证明,粉葛种植初期,每亩施用100千克钾钙硅肥比普通施肥增产22%,每亩施用50千克可增产12.5%。

    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由于我国近三十年来不合理的施肥方式,特别是化学肥料氮肥的大量施用(氮肥施用量高达4000万吨)、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肥料的长期缺乏、大气酸沉降和工业污染物侵入、农药和除草剂的大量施用、作物常年连作等因素,造成了土壤板结、土壤毒化、土传病害、土壤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等愈加严重,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将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开发弱碱性的、以土壤缺乏的钾、钙、硅、镁、硫、硼、钼、锌、锰为养分的矿物质肥料,中和土壤的酸性,全面提升土壤理化性质迫在眉睫。

    石林教授介绍,实验证明,在红薯种植过程中,施用50千克钾钙硅肥可减少土壤铅含量47%、镉6%、铬43%、铜14%,施用100千克可减少铅含量35%、镉29%、铬70%、铜20%。在小白菜种植过程中,施用50千克钾钙硅肥可减少土壤镉42%、铅42%、铜44%,施用100千克可减少镉40%、铅47%、铜57%。

    钾钙硅肥可调节土壤酸碱平衡、抑制土壤中铝离子的淋溶,钝化土壤中重金属、降低有毒有害元素的积累效应,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墒值及有机质的含量,减少土壤水份流失,提高水肥利用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