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绿园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春华:
打造“种子到餐桌”的产业链条
近年来,绿园农资始终致力于打造并完善“种子到餐桌”的产业链条,以产业链延伸的模式拉动公司主营业务,统一供种、供肥、技术指导、管理、收购、价格,实现“六统一”。种植环节作为农资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看似简单但操作技术性很高,需要以龙头企业为产业链主体、流通领域为产业链纽带,以专业的服务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绿园农资紧跟国家政策,参与河北省“一县一特”的政府项目,发展龙头(即生产)企业+合作社(或流通)+农户的模式,依靠综合各单元业务拉动产业步入良性循环运作,这是绿园农资在变革之下的突破。目前,公司除与面粉厂合作外,还在考察“玉米烘干塔”,即将刚采摘下的新鲜玉米迅速放入机器塔中进行烘干,以提高玉米收购品质和收购价,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2014年开始,绿园农资倡导“绿园来种田,喜迎丰收年”口号,将以托管或打包的形式,鼓励农民将土地交予公司做田间管理,农作物收购价格和土地租金会相应地补偿给农民,公司这一举动既能够帮助农提高收入,还能够保证农业产业链的安全监管力度。
仙桃市天粮集团新诚农资超市总经理 黄斌成:
农资超市兴起来
在流通环境的大变革下,许多生产企业也在化简中间销售环节,加紧培养、建立大型农资超市,简化产品包装、巩固品牌影响力并实践渠道扁平化。新诚农资超市位于仙桃市沙湖镇,由于本地农民常年施用无机质化肥,乡镇周边土壤的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非常匮乏,土传病害情况严重。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和中农控股直接合作引入海藻肥,这种有机肥料不仅通过测土配方、促进根系吸收养分,还帮助改良土壤,抗病抗虫害等,最终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新诚农资超市通过与厂家直接合作的形式,形成厂家—农资超市—农民的发货渠道。超市作为企业与农户上下串联的‘纽带’,既了解农民和土壤的真实需求,还可以和厂家直接联系进行货源对接。另一方面,由于稻谷品质优良,合作加工企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农民收购这些优质的稻谷,提高了农民收入。
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最终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国兴农(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明乾:
实行差异化营销 实现逆市增长
2010年开始,国兴农(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在福建省内并购各地区优质农资公司、设立分公司等,进行全省布局,避免把鸡蛋都放在漳州一个篮子里面,现已展现成效。各分、子公司发展齐头并进,2013年销售额已达到近3亿元。在我们企业的经营内容中,肥、药、种都有所涉及,但仍是以化肥经营作为重点。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尝试代理、推广了多个肥料品牌、数十个肥料品种,同时根据不同地区市场特点,有计划地实行了差异化营销,取得了不菲成绩。
由于福建地区山地、丘陵较多,农业经济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上。由于产品附加值较高,地区内高端肥料、特种肥料、差异化肥料的销售非常可观。在全国市场一片惨淡之下,福建地区市场仍保持健康、稳定运行。明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农化服务力度,争取更高的销售目标。
渭南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 柳志荣:
农资人期待春天
2013年注定是化肥市场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春季过后,化肥市场的疲态就开始显现了,尿素、二铵一路下滑,到了秋季,各厂商就更是溃不成军了,争相降价,都急于抛货以求将损失降至最低。化肥市场的严冬又来了。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化肥供需矛盾问题,无论是尿素还是二铵都严重地供大于求。前几年这个矛盾还不太明显,一是有些工厂还正在建设,二是国际价位比较好,出口拉动掩盖了问题。随着产能的释放,全球经济的疲软,这些问题现在开始进入爆发时期。
12月16日,国家调整了2014年化肥出口关税,与2013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但因国际经济持续疲软,关税的出台并未对市场形成促进作用,供大于求的矛盾会持续存在,这是一个漫长的洗牌过程。因成本的制约及用肥季节的来临,2014年的化肥市场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有人说:“化肥市场危机四伏”。我认为危机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农资人期待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