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有关农业专家为种植大户把脉——
种植大户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要“充充电”,还要“洗洗脑”

《中国农资》记者 陈 熙

王乐君
李树君
张福锁
王守聪

    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农业新政策,加快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推进,增强对种植大户以及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加大对种植大户的服务和培训。种植大户的不断涌现,备受农资生产、流通企业关注,如何与种植大户对接也成了业界普遍热议和探讨的热点话题。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品牌农资大会上,有关农业专家为种植大户在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下如何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如何保证增产增收,提出发展思路和要求,为种植大户发展把脉、支招。专家提出未来种植大户的发展方向或许正是农资企业今后服务的方向,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和聆听。

    农业部农广校常务副校长王守聪:

    种植大户应努力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部曾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种植大户作为未来新型农民的代表,需要了解国家强有力的指导制度。第一,国家构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制度。作为一名新型农民,种植大户不仅需要了解种植方法、施肥技术,还需要接受其他职业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比如培养自身情商、忍受力,提高个人素质和素养。另外,新型农民还应该了解什么是营销和产销一体化,从社会和市场层面综合理解农业种植,形成统观大局意识。第二,国家加强新型农民认证管理制度。国家会依据粮食安全水平、收入水平以及培训情况,为种植大户划分不同产业和层次认证,做到将‘农民’一词从一种身份转变为一种职业。另外,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证考核门槛高,证件用途较多,而不达标的持证农民还可能被取消资格。国家对其中比较优秀的种植大户做重点支持,老百姓对于土地确权登记政策认识不足,理解不够,国家全力支持种植大户的举措有利于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第三,国家建立制定政策扶持制度。除土地使用权和财产权外,农民还有五个权利。一是农民拥有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权,将集体所有制的资产由每位参股人员进行分红。二是农民享受土地股份投资效应,包括对土地、宅基地的投资可拥有收益。三是农民拥有土地流转的收益。四是农民拥有宅基地与房产转让收益权,如抵押、贷款、担保等。五是农村集体经营拥有收益权。

    其次,在国家“三农”政策方面,国家为农民提供几个方面政策:补贴政策,在保持原有政策稳定性的基础上,新增补贴将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如拥有50-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可享受国家免费供种,农机方面对职业农民可实行全额补贴。农田基本建设政策,以农田改造建设基地,实行农业机械化、土地平整,促进土地流转。贷款政策,在三中全会中提到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做担保、抵押,其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保险政策,建立公益性保险公司,由政府牵头向农民做担保等。

    最后,种植大户应努力成为合格的职业化农民。在生产方面,农业向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方面发展,农民在拥有广大土地的基础上把握定价权,联合种业、加工以对抗外资收购冲击国内市场。在经营方面,努力做到产销联盟化、品牌化和信息化。在市场运作方面,做到三产化、规范化和资本化,加强观光和休闲农业发展。在教育方面,实现终身化、经常化和后代化,支持国家政策,提高农民自身地位和信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院长李树君:

    “五位一体”为种植大户提供发展思路

    目前,现代农业格局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大农业、大系统、大产业、大城镇”,协调推进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和村镇一体化发展,实现生产机械化、养殖智能化、加工精深化、剩余物资源化和村镇社区生态化等“五位一体”,构建“从农田到餐桌”产业链,既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又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

    首先,农业生产机械是农业高新技术实施载体和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国外发达农业国家农业机械化已经发展为智能化、精准化、信息化,覆盖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全产业链。对比之下,国内机械品种要增加、领域要扩展、功能要完善、水平要提高,加快机械化发展步伐。其次,在加工食品精深化方面,需要连接一二三产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再其次,剩余物资源化则要求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可持续发展。最后,村镇社区生态化要求产品就地加工,农民就地择业,农村就地城镇化。“五位一体”为种植大户提供了发展新思路。

    在模式探索方面,建议建立有机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和农资物流科技园,将种植、养殖、加工、农业剩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体化,达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农牧能循环。总之,建议突出顶层规划设计,完善整体发展战略,构建优势实施主体,推动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同时国家创新发展机制,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力度,开拓国际化发展战略眼光,引领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乐君:

    现代农业对种植大户提出要求

    近些年,农村经营主体有突破性发展,主要体现在赋权、统筹、平等和建制四个方面。首先,在土地流转提出之后,农村土地、宅基地开始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国家给农民赋予土地租赁权、股份权,允许土地抵押、担保,保障宅基地处置权,赋予农村规划建设用地。其次,国家统筹城乡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对“三农”工作指导思想进行深化。再次,推进城乡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资源配置平等,完善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最后,建立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农业体系,建设主产区知识保护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粮食产量从1949年建国至今已经增长了5倍,人均占有量随着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也正在成倍增长,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国内年人均纯收入增幅在10%以上,其中,农村收入已经连续3年增幅超过城镇,但城乡差距仍然比较大,结构性矛盾凸显,贸易逆差扩大,因此现代农业对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出要求,对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出应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拥有自己的产业优势,发展商品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努力发展家庭农场。

    农业部测土配方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主任张福锁:

    配方肥助种植大户增产增收

    化肥是农作物的粮食,科学施肥能够有效帮助作物增产增收。其中,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可以满足高产作物的需求,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肥料施用量,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只有肥料配方合理,才能够有效保证作物良好吸收养分。举个例子,如果以铵态氮为主的氮肥中氮养分含量过多,反而容易导致烧根烧苗现象的发生,若大量施作基肥还可能抑制作物生长,造成倒伏、病虫害增加和作物早衰等。由此总结,肥料配方不合理将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而过量的施肥又可能导致土壤酸化、作物受毒害。因此,优化施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发达,作物生长正常。测土配方施肥是科学的、平衡的施肥方式,能够根据不同地区土壤差别所需的养分进行添补。

    我们测土配方团队在全国很多地区做过试验示范,取得优异成果。比如,我们在河北藁城玉米示范田改变传统一次施肥的方式为分层施肥,优化配比,每亩节约成本20元,增产9.6%,每亩增收120元;在安徽萧县的玉米示范田中,配方肥有效降低茎基和穗位,发挥出抗逆性防倒伏的作用,玉米增产15.7%,每亩增收157元;在山东栖霞苹果示范园中施用配方肥,由于重视秋施,减少了苹果种植受大小年的影响,结果苹果每亩增产426千克,增产率达12.7%,每亩节约支出650元、增收2568元;在新疆棉花示范区施用配方肥后,对比施用普通肥增产达17.1%,每亩增收245元。

    除配方肥帮助种植大户增产增收外,我们还应该重视对种植大户服务模式的探索,建议:第一,学校与政府之间加强合作,联合服务种植大户。小农户应该从产量竞赛争取向合作社发展,中农户应该从合作社转型理解如何做产业化种植,向种植大户迈进。第二,联合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社。第三,联合帮助种植大户提升产业化种植实力。第四,联合帮助大型农业企业进行创新。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