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转型的力量

《中国农资》评论员 阴剑锋

    在农资行业正在经历严峻考验的当下,转型已经成为行业突围的唯一出路,纵观行业现状,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行业转型所释放出的巨大力量。近期,中国农资传媒推出“2013中国农资企业转型”系列报道,在梳理总结行业转型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力求能为行业未来的转型发展探寻更加清晰的方向。农资行业转型蕴含着怎样的力量?转型力量是否能将行业带入稳健发展的正前方?

    从产业链观察,我们能感受到上游生产领域与下游流通领域都显现出转型的动力,而且这种动力已经正在推动农资行业发生升级与变革。

    在生产领域,近几年,在传统尿素产能过剩,市场经营风险陡增的大环境下,国内新型氮肥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有企业明确表示,自从多肽尿素出现后,现有氮肥行业的格局开始改变,传统尿素市场逐渐萎缩,新型氮肥的市场份额急剧上涨,出现了农民喜欢买、经销商乐意卖、使用效果好的多赢格局。与此同时,缓释尿素、多功能氮肥、磁力尿素、含硫尿素、聚能尿素等新品种纷纷上市,一时间氮肥产品转型让人眼花缭乱。新型氮肥的涌现转变了传统尿素企业在品牌和营销方面的薄弱意识,鲁西化工、江苏华昌、四川美丰等一批企业在推出一系列新型氮肥品种之后,企业的营销模式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磷复肥企业在产品转型上更具有优势,在各种新型肥料逐渐被市场广泛认可的同时,很多企业将转型重点锁定在发展战略之上。大批企业改变以往“通吃”全国市场的发展思路,收缩市场战线、确定服务半径,从产品“全国卖”转向精耕区域“做服务”,这一变革给低迷的磷复肥行业带来全新生机,市场格局因此悄然发生质变。对于化肥生产企业而言,产品创新转型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近一远,一实一虚,这两者同样重要,如果只侧重于其中一方面,企业未来发展都将受到制约。

    在流通领域,一批农资流通企业在大转型的潮流中已经探索出全新的发展之路。很多企业突破传统思维,创新农资渠道建设,加强农资服务体系建设,借助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庄稼医院以及金融平台等载体,全方位服务终端市场,正在从单一商品供应商向全程综合服务商转变。中农控股、浙农集团、辉隆集团等领军企业已经走在前列,更多中小农资流通企业也结合自身实际在企业转型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渠道为王,终端制胜”,在农资行业大转型的进程中,农资流通行业必须用行动为这一市场理论注入全新的内涵。

    在中国经济的转型年代,农资行业转型发展正在全面提速,在这一进程中,产品标准、市场监管、行业自律、政府调控等一系列微观与宏观的支撑也不能放慢脚步,行业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一切要素能够实现同步,农资行业的转型发展才能更稳健更有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