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有机碳肥的生产及应用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新肥料资源研究中心 廖宗文 刘可星 毛小云

    根据原料及加工技术的特点,有机碳肥的生产技术大致有三类:

    1.以发酵工业废液(酒精、味精、酵母)和生物质(蔗渣、秸秆)为原料,通过降解废液提高有机碳产物活性,对蔗渣则采取以厌氧为主的少翻堆技术,减少氧化导致二氧化碳损失,同时促进有机物分子降解为小分子提高其活性。代表企业为福建绿洲公司,产品为绿乌龙系列肥。一般的发酵技术以有机质中氮磷钾等养分元素的有效化为主要目标,而碳营养的有效化则未受关注。因此,往往过度进行好氧发酵,通过二氧化碳途径损失大量有机碳。从有机碳的有效化考虑,应采取适当厌氧措施,使有机质分解至小分子阶段即停止,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是基于有机碳的既节能又高效的低碳发酵新技术。福建绿洲公司有机碳肥的水溶性高达50%-90%,高达普通有机肥的20倍。由于大量补充碳营养而消除碳饥饿,仅用5-10kg/亩,即可获明显增产效果。

    2.有机肥生产的主流技术是发酵,而西北农业大学刘存寿研发成功的高效化学降解新技术,可保留大量的有机碳而避免了二氧化碳损失。该技术使大分子有机物在4小时内90%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碳,开拓了一条快速化工工艺生产高效水溶性碳的新途径。该成果已经产业化。

    3.以褐煤为原料,通过加碱反应生成腐植酸。产品的水溶性高、生理活性高,在全国各地应用效果明显。

    有机碳肥除了可单独应用以外,还可与化肥、复合肥及控释肥等肥料配合制成高效肥料。用于有机无机复肥中可改善碳氮比以提高肥效,用于尿素、磷铵等化肥中可大幅提高其利用率,成为增值化肥产品。此外还可作为控释材料生产包膜及非包膜(混合)控释肥。有机碳控释材料具有多种控释效果。除具有一般的物理控释功能外,还有高聚物材料不具备的化学络合功能和生理(促长)功能。多肽、腐植酸添加剂即属此类,用于研制控释肥效果均很明显。

    现平衡施肥的配方设计中,最受关注的是氮、磷、钾,碳营养与其他元素的平衡却没有考虑。碳是唯一靠天吃饭的营养元素,在此情况下虽然获增产,其实仍隐藏着短板的制约,平衡施肥的实际效果因而大打折扣。如能把碳营养考虑在内,配方设计的水平将有明显提高,配方施肥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发挥出来。

    目前复合肥的中大微量元素配方中,也同样存在着“碳缺位”的问题。虽然有机-无机复合肥和氨基酸腐植酸的等固体、液体肥中,存在有机质成分,却是附属于氮肥中(例如氨基酸)。养分平衡的设计中,碳营养及碳平衡的位置仍不明确。其中,有机质不一定是可被作物吸收的有机碳营养;而可被吸收的氨基酸,在平衡施肥中仅是作为氮元素来考虑。重要的碳被忽略了,这一忽略源于有机碳概念的缺失,因而在有机营养物中见氮不见碳。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