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打包是服务,更是责任

郭兆熊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把服务向上下游延伸:卖肥的提供机械施肥,买药的提供机械打药。也曾经有推广种植技术的组织,把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打包在一起提供给农民。表面上农民得到了全面、直接的服务,可是这种服务也增加了农资企业的责任。要想跨进这种综合服务模式里,首先农资企业要拥有非凡的勇气,其次要笼络相关的人才,因为这种打包服务存在很多风险。就算自己生产的产品可以控制好质量,但是对于相关其他领域的产品质量是否过硬,需要认真的考察和验证。一旦农民采用了打包服务之后产量下滑,企业是要承担责任的,这时候推脱责任是万万说不过去的。

    比如说卖化肥的,在技术包服务中,把种子、农药、农具纳入其中。种子的质量是否合格?所选的新品种能否适合推广区域?所选农药是否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用药时机、用药浓度、用药方式是否得当?农具是否合适当地的生产条件?这都要慎重考虑,这也考验了一个企业在打包服务方面是否做了充分准备。打包服务不仅仅是服务,更是责任。

    有些企业提供农资产品,提供相关农业技术,并从农户手里回收农产品,是否要考虑农产品回收之后的仓储条件;是否要考虑农民回收价格波动是不是在可控范围内呢?有些企业提出过只要采用他们的农资产品,农产品回收价格必然高于市场价格,那么农资产品的利润是否包括这部分多余的回收费用呢?这些都需要经过严密的计算。

    农资产品综合打包,加上相关技术指导,虽然增加了农资企业的利润,但是风险也已经到了最大。假如不是打包提供,农民农作物减产或者绝产,总还可以找到借口:可能是天气原因,也可能是其他农资产品的原因,也可能是管理的原因。如果农民所需的农资产品、农业技术由某家企业共同提供,不管是因为哪种原因造成的减产,怕是企业都逃避不掉的。只要有一次失败的例子,农民还会信任你吗?

    打包服务是农资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企业在提供产品包和技术包服务的时候,一定要弄明白,自己是否真的可以驾驭各种农资产品,是否彻底明白了所服务地区的农业情况。打包服务不仅仅是服务,创造效益的同时更是一种责任,更需要一种勇气。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