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1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施用有机碳肥弥补碳短板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新肥料资源研究中心 廖宗文 刘可星 毛小云

    碳短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在化肥大量施用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1.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质下降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其中的有效碳(水溶碳、活性有机质)下降,更是值得关注的深层次原因。化肥的“胃口”越来越大,与土壤有效碳越来越低有关,亦即与碳短板越来越短有关。施用高效有机碳肥,可望更快更好地改土并同时快速实现当季作物高产。

    2.作物低产、劣质。这大都与碳短板有关,尤其是质量下降。例如:味道差、维生素C低、硝酸盐高、不耐贮藏等均与有机碳缺乏而导致的养分不平衡有关。

    3.抗逆性低。作物对于寒、热、旱、涝等逆境都有一套内在基因的对应机制,但是若缺乏必需的信号物质的合成及其传导、接收,则作物无法发挥其抗逆功能。碳短板的出现使得抗逆信号物质的产生、传导等受到抑制。同样,对病虫害的抗御,作物的内在机制也需要克服碳短板才能充分发挥。上述问题,均可通过有机碳肥补碳改善与其他元素的平衡即可解决。

    碳是植物营养中的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可高达50%,远超大中微量元素之和达数倍之多!大量施用化肥需要考虑各养分元素之间的平衡,这也是测土配方施肥的目标。但是,在大量的平衡施肥研究中,却没有考虑对碳的补充,碳短板问题更为尖锐,平衡施肥的实际效果也因而大打折扣。若能通过施肥补碳而调整及优化植物营养平衡,现有平衡施肥的增产潜力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基于高效有机碳概念的液、固态碳肥是二氧化碳以外的高效补碳途径,在实践中显示了突出的增产、优质、抗逆优势。就其有机形态、应用范围及条件而言,有机碳肥远胜于二氧化碳,其优越性表现在:

    1.有机碳已经是有机态,无需消耗光能进行CO2+H2O→有机碳这一反应。自然状态的靠天补碳途径是从头(初始反应)开始,有机高效碳肥补碳则跳过了初始反应,而进入后续的生化反应中。初始反应的光合能可节省下来而用于后续反应中,制造其他必须生化物质,从而促进作物更好、更快地生长。在阴雨天光照不足时,光合作用减弱,光合产物减少,有机碳肥节能的优点,如促长、抗病等更能显示出来。

    2.有机碳肥为固体或液体,使用起来比气态碳肥方便,无论是大田及大棚均可广泛应用以消除碳短板。

    3.有机碳肥具有独特的高能、高预构程度的优点。它可节省光合能,或者说已经具有一定的能值。有机C营养如氨基酸、多肽、腐植酸,其结构越是复杂,经历的反应步骤越多,所节省的生化反应能值也越高,可谓是肥料中的高端预构件,因而促进生长的效果很明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