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本市场越来越青睐农业领域的投资,一方面农业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领域的投资收益出现明显增长。其中北京隆泰投资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于中国企业股权投资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公司打造了以禅茶文化为主体,以茶叶、茶油为翼侧的百亿产业集群,直接或间接的参股、控股了十几家企业。
近日记者在河南嵩县参加由北京隆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妙有科技2万吨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奠基仪式,采访了北京隆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自坤。
农业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
北京隆泰投资有限公司的主业最早是房地产,于2008年转做农业板块投资,主要是种植和深加工。北京隆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自坤表示:“我觉得房地产的暴利只是昙花一现,房地产的需求只是一时的需求,而农业投入是长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刚性需求。”
其实2008年是诸多企业投身房地产市场的时候,王自坤已经感受到了危机,他认为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的价格上涨必然会产生泡沫,必须进行主业调整。谈及之所以选择农业投资放弃炙手可热的房地产,王自坤表示,房地产是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即使现在价格依然维持升势,迟早要理性回归,而农业则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这是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作为投资人,不仅要追求收益,而且还要回报社会,所以就选择了农业投资。
流转林地,打造茶叶、油茶产业基地
隆泰投资进入农业领域投资的定位是加大对林地流转并有效利用。王自坤认为,承包的是荒山林地,一方面是由于林地价格相对便宜,但主要是为了避免对可耕地的占有,而且额外增加了农民的收益。通过种油茶树和茶树不但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而且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公司主要将土地从农民手上承包过来后,然后倒包给农民,让农民按照我们的规范和要求去种植、施肥和管护,这样可以提高生产率和效益。在承包土地价格方面,各地林地的价格差距比较大,一般从农民手上承包的林地15-20元/亩,第一年种苗、打穴、施肥等营林投入费用2500元/亩,以后每年的管护费用200元/亩。”王自坤表示。
据了解,目前隆泰投资在农业领域主要选择了两个产业,一是茶叶,二是茶油。
国内茶叶基地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南、云南、福建、安徽、浙江和江苏7个省区,这7个茶叶产区可以生产中国10大历史名茶,还可以个性定制一些高端茶。目前茶叶单项在全国有2000余个销售网点,隆泰投资主要是和中国的寺院合作,利用“禅茶一味”这种文化现象,把茶产业和文化结缘,使产品烙上文化的基因,用文化的基因去打造健康的产品。王自坤说:“目前我们产品的穿透力和认知度已经在消费人群中得到共识,2012年全年茶叶的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
茶油是隆泰投资的另外一个产业。因为茶树的生长环境主要是在淮河流域和秦岭以南,所以在布局油茶时,公司主要选择了江西建厂。王自坤强调,之所以选择江西,一方面是因为江西和湖南是我国的油茶主产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赣南考察时发现,赣南作为贫困山区,确实需要资本的扶持,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团队大多数来自老军人或退伍军人,所以对革命圣地还是怀着憧憬之情。我们也希望帮助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
在江西建立油茶基地后,通过近几年的推介,帅府园山茶油也培育了一批忠实的消费群体,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了提高。“现在我们正在扩大茶油的产业布局,又在赣北建立了年产万吨的茶油加工厂,通过加工业去带动种植业,以加工工业的稳健发展来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的经营理念。”王自坤表示。
据了解,目前隆泰投资有1.5万吨的山茶油产能,对应的山茶树种植面积可达300亩,茶树基地的面积达到50万亩。王自坤说:“选择赣南和赣北两端设立加工厂可以遥相呼应,这样可以在江西省打造一个油茶集散地,在赣南可以辐射广东、福建、湖南市场;在赣北可以辐射安徽、湖北、浙江等地,这样等于可以把7个省份的市场吸引过来。今年上半年山茶油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由于下半年才是茶油的销售旺季,销售收入也会大幅增加。”
王自坤表示,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会坚持农业投资,根据产能合理扩张,根据原料资源合理配置,既不盲目扩张产能,也要避免原料的浪费。
区域农资经销商依然是合作首选
规模化的种植离不开农资产品的支撑。王自坤认为,对于农资的选择一是要安全高效,二是价格适中。目前主要是和当地的农资经销商联系,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王自坤说:“我是农民出身,又从事的是农业投资,所以对农事关注比较多,目前农资经销商依然是合作首选。”
王自坤表示,只所以选择和农资经销商合作一方面是由于林地用肥量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是看好经销商的区域服务能力。“近年来,农资市场变幻莫测,也使得农资经销商的服务意识增强,不但能够提供合格的农资产品,更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一些农资经销商还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测土配肥,提供合理的配方肥,不但减少了费用,而且提高了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农资行业已经全面进入产能过剩期,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的同时也在深入终端进行销售,这就倒逼了农资经销商群体在进行改型。简单的“一买一卖”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农资经销商在区域布局的同时,“庄稼医院”、专业合作社等一些综合植保项目也应运而生,也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可以说,农资经销商在提高为农服务科技水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增产增收的作用依然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