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建立高级庄稼医院 破解农资经营困局
——访浙江金华金土地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建设
《中国农资》记者 王旭波 崔海涛

    我国的农资经营历经多次变革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农资经营权放开,不论是生产企业、供销社体系还是个体都可以参与到农资经营中来,这不仅刺激了企业间相互竞争,也使农资流通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营网点大面积铺开,这使肥料行业越来越融入到市场经济中来。但是,这不是中国农资流通体系改革的终点,新一轮的变革正在悄然进行中。

    农资经营者的困惑:莫名的艰难

    农资流通行业影响最深的一次变革是1998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国务院39号文件。国家取消了国产化肥指令性生产计划和统配收购计划,由化肥生产和经营企业自主进行购销交易。农资市场形成了包括民营个体在内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当时,不少主流农资公司面对这样的变化束手无策,相当一部分公司由于无法适应新形势而被淘汰出局。在经历几年的行业调整与洗牌后,最终能适应市场的流通企业生存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流通企业开始重新铺设各自的网络,个体经营者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形成了目前交织在一起的错综复杂的农资经营网络。钱建设告诉记者 :“这个网络与以往最大的不同点是他们想到了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很多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包括送货、赊欠、返利、旅游、铺货、吃喝等等,总之就是把服务做到极致,赢得客户的忠诚,当然最重要的是各自都赚了钱。”

    这些赚了钱的大大小小的农资经营者们并没有想到,最近几年里,有一种感觉困扰着他们,那就是农资经营越来越难了,钱越来越难赚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好像也不甚清晰。“这就是说,仅仅靠简单的服务手段已经不能赢得市场了,我们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钱建设说。

    解开症结第一步:要知道未来谁种地

    毫无疑问,农资经营者的困惑来自农资市场的变化,要弄清这种变化首先应明白农业生产的变化。钱建设认为,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可以清晰地预见未来种田人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用资本种田的,即农业类公司;2.农民专业合作社;3.种植大户;4.家庭农场。钱建设说:“这四种人与传统农民不同,其本质不同在于口粮农业与商品农业的区别。”

    钱建设认为,口粮农业的特征是:能种千斤不如八百斤,作为口粮,没有必要增产,够吃就行。因为增产的同时农资成本与人力成本也会增加,这对农民来说是不合算的投入,另外,增加农资投入也违背了农民追求食品安全的需求。商品农业的特征是:追求产量和效益,要提高产量必须大量投入农资产品。“要提高效益又必须把农资产品成本压到最低,这就迫使这些农民向县里或市里的大经销商批量采购。由此可以预见,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零售商将逐步退出市场。”他说。

    可见,未来我国的农业经营模式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基层门市的生存会愈加艰难,其产生的连锁反应将对目前的农资营销网络产生巨大的打击,这也是整个农资经营主体普遍感到艰难的根本原因所在。

    解开症结第二步:必须由粗放走向精准

    钱建设认为,扭转当前农资经营困局的核心之一是走精准投放的路子。目前,化肥生产企业投放市场的产品仍然带有盲目性。他说“各工厂用统一的配方生产化肥,如氮磷钾配比为15:15:15的化肥大行其道。统一配方从工厂生产的角度看是最经济的,但从土壤作物角度看是不科学的。”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浙江金华地区,土壤中磷偏多,钾偏少,如果在这个地区施用氮磷钾配比为15:15:15的化肥就意味着施用了超量的磷素从而造成了磷的浪费,同时可能带来因钾素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需求的后果。化肥中部分元素的超量施用,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增加了成本,这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肥料越来越难卖的原因所在。为此,市场需要精准投放的产品,达到“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吃好不浪费,不污染,人健康”的效果。

    解开症结第三步:办高级庄稼医院

    既然市场需要精准投放的产品,各流通企业也明白农资产品投放后的最佳预期效果,那么对流通企业来说,具体操作层面到底该怎么做呢?那就是要做到对症下药。钱建设说:“病人到医院看病,医生首先要开一大堆化验单,然后病人排队化验,等各类化验单拿齐了再回到医生那里。医生根据化验报告,找到病根,最后对症下药。其实农资行业的运营与医院看病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对象,一个是人,一个是农作物。但农资流通行业的运营中缺少了‘化验’环节,没有找到‘症’就下‘药’了。也就是说,农资企业在干‘瞎子摸象’的活,不知道土壤缺什么、缺多少,不管土壤情况怎么样,都给用户提供统一的配方,即45%含量的复合肥。”用统一的配方应对个性化的需求仍是目前农资经营的主流模式,可以想见这种不科学的施肥肯定达不到最佳效果。因此农资企业必须建立“高级庄稼医院”的概念并付诸实施,这才是应对市场的最佳方法。

    钱建设认为,农资企业所办庄稼医院其实是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要具有多方面的职能。1.试验示范职能。在引进新产品的时候,必须对其安全性、注意事项、施用效果有明确的试验示范数据,这就需要整合农科院所的力量来把关。2.制定方案。整合植保站、土肥站的力量对庄稼进行“会诊”,开“处方”,给出专业的施肥用药方案。3.田间零距离服务。整合乡镇技术推广站的职能,让农技人员跑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4.一站式服务。农资企业应把经营范围扩大到种子、农机具等。5.提供配方肥掺混服务。生产个性化产品对工厂来说较困难,所以农资企业需具备将肥料母粒重新掺混达到配方要求的能力。6.物流配送的职能。

    建设庄稼医院或许能解开农资经营的困局,但并不是唯一途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相信只要遵循市场规律便能开创农资经营的新局面。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