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个真正关心农民生存的学者型委员
——追忆著名植物营养与肥料专家杨志福教授
北京雷力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汤 洁

1998年6月,杨志福教授(前排中)参加雷力2000功能型复合液肥科技成果鉴定会并和与会专家合影留念。
2007年7月,杨志福教授(右一),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相重扬(左二)对雷力海藻肥种出的山东大蒜赞誉有加。

    2013年10月18日清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的植物营养与肥料专家杨志福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医三院悄然举行。杨志福教授享年77岁,他安静的去了,依然留在我们印象中的是对农民的感情,是对农业的忧患意识,是对中国三农事业“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赤子情怀与品格。他一生情系“三农”,他的发言曾经感动过经济界、农业界的100多名政协委员,时任总理的温家宝更是含泪倾听。

    追忆杨志福生前之事,他对我国植物营养与施肥学科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替代、不可磨灭,令后人不能望其项背。他在一次次身体疾病面前的坚毅与豁达,中风、眼疾直到身患癌症,都是那么乐观积极。他是那么睿智过人,那么快言快语,那么博闻强记…… 

    中国海藻肥开发的伯乐

    往事历历在目,回溯1998年,这个被称之为“中国海藻肥元年” 的特殊年份,中国的海藻肥企业由零起步,终于完成了中国首款海藻肥——雷力2000功能性复合液肥从海藻的筛选、生化的萃取,活性物质定性定量检测、生物测定和多种作物的田间试验示范工作。当时杨志福教授作为农业部选派的技术成果鉴定专家组的组长,倾听了北京雷力公司的研究报告,和其他专家一道做了客观的评价,充分肯定了雷力2000海藻液肥技术的创新性,并中肯地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于中国海藻肥的创始,杨志福教授无异于就是伯乐,在雷力2000科技成果鉴定后的三年多时间,杨志福教授和多名专家院士向政协提案 “开发海藻肥,向海洋要肥源”,呼吁社会各界支持海藻肥的发展,减少农业对化肥的依赖。现在看来,超前的意识皆源于杨志福对中国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看得真切,想得深邃。

    在杨志福的鼎力相扶和搭桥下,2000年,泰国成为雷力海藻肥首批出口的国家,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海藻肥开始站在世界舞台上受到关注。成绩背后,杨志福依旧不忘勉励中国企业要赶超国外产品,他告诉雷力公司的研发人员,当时中国高价液肥——德国植物动力2003就是添加有海藻提取物的产品,中国人该有自己的、让每一位土里刨食的农民都用得起的海藻肥产品!

    当时,中国虽然有了自己的海藻肥,但是推广工作滞后国外三十年,海藻肥拥有天然绿色、高效生态、高产低碳、抗逆增产等独一无二的特性,这些都是中国农业发展所稀缺的。在这条孜孜求索产业化和技术推广的道路上,杨志福一直给予着莫大的关怀和支持。当中国海藻肥项目申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遇到瓶颈时,杨志福打来电话,反复叮嘱北京雷力公司总经理汤洁要告诉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海藻肥刚起步,实力薄弱,不像国外海藻肥生产商那样拥有自己的船,非常需要政府的支持。正是带着这个叮嘱,终于“雷力褐藻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的立项与资金支持。

    当中国第一张海藻肥登记证诞生(农肥临字357),并通过雷力绿色肥业连锁经营模式做推广时,杨志福亲临现场。由于海藻肥是新产品,连锁经营是新模式,两新加一起推广难度可想而知。那么大的教授面对仅有的台下20多个的意向加盟者,侃侃而谈海藻肥是中国新型肥料的发展方向。雷力人当时的不安,却被他反劝道:“没关系,会有更多人认识到的。”

    真正关心农民

    生存状况的学者型委员

    十多年来,他无私地向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传授技术、经验,指导是那么具体有价值。在他的指导下,雷力2000海藻液肥不断改进升级;他介绍中国科学院郑平研究员指导中国企业研发的极可善甲胺低聚糖水剂,行销几十个国家;他给雷力海外经销商讲授海藻酸、氨基酸、腐植酸在农化上的应用作用原理;他关心海藻肥能不能给农民带来增收。

    可以告慰的是,杨志福支持的海藻肥产业不但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二十年间,业已走出国门,为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愿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做一条中国农业的脊梁,为农民请愿可以说是杨志福除却著书立说外最大的功绩。在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杨志福已年过七旬,身患严重眼疾,几近失明,这一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点名听取了杨志福著名的《敢问中国农业发展路在何方》的发言,这一声掷地有声、精辟深刻的发问,让包括温总理在内的聆听者热烈盈眶,掌声经久不息。

    杨志福从1993年开始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为三农问题奔走呼吁、献计献策。二元户口、386199部队、《社情民意》……农民的“喜与忧”是杨志福一生向世人劝课农桑的泉源。每每参加雷力国内连锁店长会议,他都抽时间和来自基层的连锁店长座谈,问今年庄稼收成怎样、收入怎样、土壤情况怎样……。后来他虽患眼疾,但他听到基层店长说话就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在台上一次次风趣的话语,总能博得全场的阵阵掌声和笑声,农民都愿意围着他聊,久久不愿离去。北宋张载句曾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此来形容杨志福对中国三农事业的贡献与热忱亦不为过。

    我们愿他能更安心,因为他拥有我们了一大批以他为榜样的学生;我们愿他能更放心,因为他带出了我们一大批真心为农民着想的追随者。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