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化肥产能过剩的雾霾下,日益竞争的市场催生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其中,以肥料添加剂为核心的产品异军突起。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化肥养分控失剂,是未来新型高效环保化肥的核心专用添加剂,重点解决了化肥养分流失和挥发的低效问题。添加了“化肥养分控失剂”的化肥具有环保高效的“环保生态化肥”特性,将在促进粮食生产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双重作用。同时,可促进化肥产业结构的技术升级和调整,在确保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降低30%化肥施用量,顺应当前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环保产业的发展要求。近日,本报记者专访该公司总经理王永国。
助剂生产企业渐崛起
《中国农资》记者:面对全球性化肥产能过剩和国内肥料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功能性肥料助剂将会有何意义?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是什么?
王永国:肥料助剂作为重要的新型功能性材料,在改善化肥产品品质、增加化肥产品功能、改进化肥施用效果和提高化肥利用率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帮助传统化肥生产企业降低化肥生产能耗、提高化肥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加快化肥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改善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化肥助剂产品具有小批量、多品种、差异化特点,不同化肥品种、不同化肥厂家对助剂要求各不相同,化肥助剂厂商需对化肥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个性化的配方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伴随着我国化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步伐的加快,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具备良好的全程服务能力的化肥助剂生产企业将会进一步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我国农村劳动力紧缺,施肥者以农村留守的妇女及老人为主,他们迫切希望降低施肥的劳动成本及劳动强度,因此,能有效降低施肥次数、提升化肥利用率的高效环保肥料,如缓释肥、控失肥等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是化肥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也由此必将推动化肥助剂产业的快速发展。
控肥宝顺应需求而生
《中国农资》记者:在国内添加剂的市场中,帝元生物的养分控失剂有何独特之处?
王永国:控失剂(商品名:控肥宝)不同于包膜型和稳定型等缓释化肥,它是通过离子束对多种天然矿物质改性并与生物表面活性剂等生物、有机制品精准复配而成,具有吸附、搭桥、吸水、胶团(团聚)、增效等多种复合功能。控肥宝与普通肥料均匀混合造粒制成控失性肥料,在施入土壤遇水后,控肥宝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微纳网络,通过氢键、范德华力和粘滞力的共同作用,网捕肥料有效养分,并团聚于土壤耕作层中,即水肥耦合成胶粘团粒群(点状如养分包、片状如养分库),增大肥料养分空间尺度,降低水分养分迁移速率,减少水分养分流失总量。从而为植物生长持续提供充足的养分。化肥养分控失剂技术具有原创性、先进性,用控失剂生产的肥料是一种高效环保新型肥料,对促进化肥产业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农资》记者:控肥宝在主流市场中占有怎样席位,充当着什么角色?
王永国:控肥宝是高效环保新型肥料创制的核心,作为后起之秀,已成为主流市场中全新的生力军。公司先后与六国化工、云天化集团、新洋丰集团、西洋集团、山东金沂蒙等多家大中型肥料企业合作,产能规模近千万吨,平均年产量数十万吨,且每年以30%的增幅递增。经过七年十季的推广应用,目前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已推广到全国各地(除港澳台、西藏地区),累计推广应用2000万亩,农业增产24亿斤粮食,农民增收26.4亿元,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中国农资》记者:控肥宝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合作企业在实际运用效果和投资回报上有怎样的反馈?
王永国:近年来,尿素、磷铵、复合肥等高浓度化肥、高效化肥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化肥助剂市场需求的快速上升,但目前高浓度化肥比例仍然较低,化肥复合化率仅有 30%左右,与世界平均 50%、发达国家 80%的复合化率相比差距较大。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化肥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复合化率的进一步上升,将会切实有效地拉动肥料助剂市场需求的增长。帝元控失剂对提高肥料附加值,促进农业增产效果明显,可应用于肥料转鼓、喷浆、氨化、高塔等规模化生产工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符合肥料环保、高效的主题发展方向。
《中国农资》记者:控肥宝的研发历程是怎样的?
王永国:国务院批复(国函【2002】118)“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规定:“沿湖5公里范围内限制化肥的使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地处巢湖之滨的合肥市,巢湖流域农田化肥面源污染,造成水体氮磷富集,藻华连年发生。安徽省政府期望科学院的技术专家能够在控制面源污染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中科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离子束诱变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治理的同时,分析国内外先进化肥研究的现状,从化肥氮素严重流失(挥发、淋洗、径流)的角度开展先进化肥的创新。受到植物根际高浓度NH4+抑制线虫生长现象的启发,经过反复科研攻关,发明一种原理独特的化肥养分控失技术。
在安徽省政府、中科院的支持下,为促进控失性肥料生产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安徽农业发展和巢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成立了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化肥控失技术产业化。
加快标准制定进程
《中国农资》记者:帝元生物未来发展前景展望,以及对国内肥料助剂发展方向上有何感想和意见,呼吁什么样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王永国:化肥养分控失剂的发展及应用,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随着高效环保新型肥料的发展,也为控失剂的发展带来了商机。帝元从事的事业是关乎人类的公共事业,因此帝元将努力成为公众公司。帝元公司的价值在于“创造了中国传统化肥的新价值”,帝元将成为不折不扣的环保型企业。当全面使用帝元控失技术生产的控失性肥料,每年将减少化肥生产数千万吨,减少因化肥生产和施用所造成的碳排放上亿吨;从而极大地减少因化肥养分流失对环境的破坏,持续改善和保护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同时中国18亿亩耕地将可以获粮食增产上亿吨,相当于再造亿亩良田;长期使用控失性肥料,将使原本贫瘠板结的土地获得改良,以推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引领国内肥料行业的变革。
目前,国内在缓释/控失肥产业化上已经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主流技术路径;与此同时,缓释/控失肥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对流通秩序也造成了严重侵扰。
我们呼吁,加快标准制定进程。帝元生物期望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制定控失性肥料行业及国家标准,规范控失性肥料生产、流通及应用,提升国内新型肥料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该技术物化产品——控失性肥料纳入农业综合补贴试点工作范围,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加快肥料控失技术的推广应用进程。实现化肥行业产品升级换代,服务于粮食生产,达到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减排利环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