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9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专家声音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对农药行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任务和新要求: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农业经营方式变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国外农药企业大肆进军我国农药市场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改革创新。
鉴于我国农药的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和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建议设立“国家农药创新与应用专项”。以创新为引导,统筹规划、目标清晰地提高我国绿色农药的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应用技术水平,以实现全国范围的顶层设计,促进农药创新与应用的实施和协调发展。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 刘坚: 

    加快改革、勇于创新,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的农药行业经过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确保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对农药行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任务和新要求。

    第一,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改革创新。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力离开农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低质化”、“副业化”、“兼业化”日趋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末,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7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78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反过来看,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大都以妇女和老人为主,即使有一些年轻人留在农村,他们也往往不爱农业、不想务农、不懂农活。这要求我们农药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创新,由过去那种只重生产和销售向服务农业生产的全链条转变,不仅要搞好生产,更要搞好田间服务。

    第二,农业经营方式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改革创新。近些年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及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型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依法登记合作社已达82.8万家,实有成员6540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5.2%。同时,农药连锁经营和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加之电子商务的兴起,农药经营服务对象和植保技术推广的受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向千家万户的传统农药经营模式受到双重挤压。这些新形势新情况,要求我们农药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发展新需求。

    第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农药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是“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我们农药行业和植保工作必须承担的责任。当前,人们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使我们农药企业不时处于风口浪尖。此外,农药生产企业还面临节能减排、降低污染和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本增效的巨大压力,而以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植保,由于成本高、见效慢、政策扶持不够,其优势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利用,致使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物农药举步维艰。这些都要求我们农药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创新。

    第四,国外农药企业大肆进军我国农药市场,要求我们农药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当前,先正达、拜耳等六大跨国占据了全球农药市场70%的份额,虽然目前在我国登记产品总数占比不到3%,但市场份额却高达40%以上。根据近三年统计,按国内企业年均增长10%,国外企业增速20%测算,到2016年国外公司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2%,2020年达到74%。照此下去,过不了多久,我国的农药产业就有重蹈大豆产业覆辙的危险。这种新形势要求我们农药行业必须增强危机感,既要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经验,更要加快改革,勇于创新,在市场发展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 

    农药创新与应用 需设“国家农药创新与应用专项”

    鉴于我国处于重要的经济、产业转型期,农药的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和应用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与1992年中美医药、农药知识产权谈判时相比,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为此,建议设立“国家农药创新与应用专项”。以创新为引导,统筹规划、目标清晰地提高我国绿色农药的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应用技术水平,以实现全国范围的顶层设计,促进农药创新与应用的实施和协调发展,增强我国与农药相关的产业竞争力,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具体措施包括:

    首先,重视以农药靶标为代表的绿色农药创新研究和新品种的产业化。我国的《国家中长期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强调了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在前沿技术部分,将靶标发现技术放在了第一位,《纲要》同时强调了动植物品种设计技术的重要性。农药创新和其靶标的重要性,在国家战略层面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表述。然后,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体现。

    其次,以绿色技术为引导,加快农药和产业的更新升级换代。全世界从事农药的公司。只有Dow、杜邦、BASF、Bayer、先正达、孟山都等不到十家的跨国企业,而我国竟然拥有两千多家独立的农药生产企业,小而全、多而滥,质量水平低、创新能力弱的现状,需要彻底改变。尽管我国在禁用传统高、中毒农药,淘汰专利过期品种方面作了许多努力,然而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假售假,时常发生。因此,需要以技术创新为引导、绿色技术运用为基础,实现过程洁净、品种安全,促进农药生产集中度的明显提高,大力度淘汰落后、有害、过期的产能。

    最后,提高农药应用水平、增强民众的安全感。要在现代农业动植物保护理论和技术的引导下,面向生态建设、大田生产、大棚蔬菜等发展新的农药应用技术,面向转基因作物、种子处理等发展农药技术,面向工业杀菌、卫生防护,发展非农使用的农药技术。以农药为主,采取综合治理,提高农林草原的动植物保护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