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9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彰武:“碧护”整体解决方案的田间实践样板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四堡子乡参观玉米整体解决方案田。
四堡子乡玉米方案对比秃尖程度。
双庙乡杨梅家红干椒丰收。
三北种业公司参观玉米整体解决方案地块。

    位于辽西大地之上的彰武,虽然没有现代农业的发达,但作为“碧护”推行农作物种植整体植保解决方案的重点区域,已成为“碧护”产品在农业上科学应用的实践样板。

    “碧护”整体解决方案,是“碧护”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农作物生长规律需要、农民增收需求而进行植保打包服务的一项田间实践,这项实践在彰武生根开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缘起,可以从一个人——曹友文讲起。

    曹友文,彰武县农艺植保专家门诊部总经理,是“碧护”产品在彰武区域的总代理。植保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从开始做农资经营,就一直把科学植保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在他的全部工作中。和“碧护”合作,使这一理念得到了更加务实的操作。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曹友文告诉记者:“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就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老百姓种地非常实际,在传统种植中,大家的普遍做法是‘见虫打虫,见病治病’,也就是说,等虫来了,病出现了,才开始考虑治疗;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防患于未然,在没有见虫和见病的时候,在作物生长的适当阶段就做到提前防治。”

    曹友文进一步分析说:“‘见虫打虫,见病治病’这种传统做法的结果是,由于虫病已经发生,即使做到及时防治,造成减产仍在所难免;由于虫病已经趋于‘成熟期’,所以治疗上的力度、剂量无形中会加大;如果大面积来袭,加之虫病的顽固,可能要花费更大的费用。”

    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就不一样了。根据植保历史资料分析,在同类作物上发生虫病害的种类每年基本上大同小异,虫病的发病周期也基本可以掌握,所以,采取“提前预防,合理植保”就有了科学依据。然后,通过选择合适的产品,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前预防,由被动变主动,结果既省力,又省钱,而且效果明显,还能达到增收的目标。

    尽管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有效,但在实践过程中,老百姓接受起来并不是顺理成章。最焦点的问题就是“没有病虫让老百姓花钱预防,老百姓不干。”如何来扭转农民的观念,曹友文真是想了不少法子。

    每一种作物方案都可以成为品牌

    看着曹友文拿在手里的一叠由国家工商总局已经审批过的商标申请文件,记者充满了好奇。

    一个个幽默有趣的名字——“绿保米”、“初米多”、“鸿腊角”、“纤劲蹈”、“漫江逗”映入记者的眼帘。曹友文说:“这是我针对每种作物而取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名字,每个名字已经注册成商标。我的想法是,以后提到某个名字,就让大家认识到这是针对这种作物由彰武县农艺植保专家门诊部提供给他的整体植保解决方案。比如一提‘绿保米’,就是专门针对玉米作物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些名字都经过我精心琢磨,既和作物对应,又寄托着应用方案后作物能够健康生长,实现增产增收的希望,名字好记也有趣。”说到这里曹友文露出一脸欣慰的笑容。

    曹友文立足高端植保,针对玉米、花生、水稻、豇豆、辣椒、西甜瓜、果树、大棚蔬菜等不同作物,研究适合本地区的作物解决方案。每一年开展农民培训5000-7000人次,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在田间地头传递给农民,尤其是近两年,先后同德国“碧护”公司、美国杜邦公司、美国世多乐公司等公司合作,研究出高效增产的“绿保米玉米整体解决方案”、“初米多花生整体解决方案”、“纤劲蹈水稻整体解决方案”为农民丰收提供一个强大的技术保障,农民亩增产100-300斤,亩增收100-300元。

    整体解决方案是曹友文的一项事业,围绕这个事业,他先后成立了沈阳农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基地,为沈阳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培训大学生、研究生实习采样提供技术,先后发现豇豆轮纹病,辣椒叶霉病等新型病害,还先后参与“阜新市设施蔬菜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及其提质增效技术,先后获阜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为当地保护地建设和农业人才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在科研上发力,让曹友文所倡导的整体解决方案更是锦上添花,得到了更多老百姓的认可和使用。

    “碧护”方案汇集产品、技术与服务

    哈尔套镇齐鹏家里种了100多亩地,当地有这样种植规模的农户很多,齐鹏意识比较先进,当接触到“碧护”的整体植保解决方案后,经过到试验田考察,亲眼所见,心里边感觉很认可,他十分感兴趣并在今年积极做了尝试。他告诉记者,通过把“碧护”整体解决方案应用在玉米上,玉米不死秧、不得斑病、控旺、增产,每亩地多投入45元,亩均增产100-200斤,亩均增收100-200元,正经不错,挺值。他说:“今年是我第一次按整体解决方案操作,提前预防,感觉收获很大。”他坦言,种地要相信科学,土办法过时了。

    满堂红乡苏建清家种了10亩地花生,每亩多投入120元,干花生去年达到亩产700斤,亩均增产100-150斤,亩增收250-300元。整体解决方案使他的花生田分蘖多、根瘤菌多、长势好。他和记者说,今年天气有些旱,但他的花生田看上去要比别人家的好。

    正是这些种植大户,一家一家的去开发维护,已经成了标杆,成了曹友文在彰武推广整体解决方案遍地开花的一个个小的实践样板。

    彰武县农艺植保专家门诊部从2000年成立,成立10多年来,立足高端植物保护,服务彰武县270万亩农作物。该公司近30名工作人员每天都穿梭在彰武及周边的各个乡镇,公司的专业植保服务宣传人员、植保服务车已经被彰武的广大老百姓所熟识。

    叫好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曹友文一直以来以“销售好产品,销售好技术,销售好服务”为企业宗旨,以“一切为了植物健康成长”为目标的结果。曹友文说:“做科学植保推广很难,这项任务也很艰巨,但是只要老百姓都说好,我就一直会坚持下去。”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下,立足优秀的植物保护技术为依托,不以利润为第一位,一切为农民所想,一切为植物健康成长所服务,做一个负责任的有担当的植保专家门诊部,曹友文做好了不断前进、不断奋斗的准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