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种粮积极性 强农惠农政策功不可没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速度放缓,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但亮点则是我国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去年我国的粮食普遍增产,夏粮增秋粮也增加,而且连续几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随着近几年城市规模扩大,开发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情况下,粮食增产来之不易。大家可以到市场中去看一看,农产品供应非常丰富,任何地方都有丰富的农产品和新鲜的水果。可以说,只有人们不想买的而没有买不到的农产品。
促进农业增产的因素很多,政策因素、科技进步等都起到了很大作用,科学施肥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可以说,化肥生产对于农业增产起到很大作用。黄延信认为,强农惠农政策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首要因素,其中主要是补贴政策。
这些年来,中央一直重视“三农”工作,出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农业生产给予补贴,包括种粮补贴、种子补贴、生产资料补贴和农机补贴。这几项补贴几年来一直逐步增加,去年已达1600亿元。
第一项是近几年实施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这项政策针对种粮的农民,按照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每亩地给予10元补贴,目前这项补贴达到151亿元。补贴出自粮食风险基金,以前主要用于补贴粮食国有企业的亏损,从90年代开始逐渐变成针对农民的补贴。
第二项是良种补贴,该项补贴最早从大豆开始,当时达到1亿元,大约1千万亩种植面积,一亩地为10元。这些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的日益重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更强,粮农补贴逐渐涵盖了主要经济作物,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花生、油菜、青稞等等几乎全覆盖,补贴的标准少的10元多则15元,总量达到200多亿元。其对粮农的补给、对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改进发挥了很大作用。
第三项补贴是农资综合直补;近几年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农民使用的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价格都在上涨,增加了农民的投入成本,减少农民的收入,影响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农产品价格不可能频繁调整,这将不利于物价的稳定,所以国家出台了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就是根据农资上涨的情况、农民成本增加的情况,国家对于农民购买农资进行补贴。这些是国家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中企业的支配收益中提取,补贴的标准是每年1千多亿元,按照各个地方、农民二轮土地承包的多少来计算,特别是补贴是直接打到农民一卡通的账上。
第三项是农机补贴;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了农村,外出打工,去年达到2.6亿。其中跨省流动的达到1.6亿人口,在本县流动的有9千多万人。农业生产更需要劳动力,为解决劳动力突出问题,2007年开始,国家针对农民购置农机给予补贴,当年只有7000万元。这些年随着补贴效能的显现,国家逐年增加补贴规模,今年有望达到200多亿元,比例将达到30%。其中仅是小农机具、价格低的单机补贴就达到5万元,大型农机具收割机等最高的单机补贴可达到40万元。为此,这几年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小麦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再有一个就是关键技术的补贴;农业增产的关键技术。前几年,播种时遇到过低温天气,如果不采取措施,会严重延误农时,因此从前年国家针对增产措施实行补贴。还有一个与我们有关的补贴就是测土配方施肥。以前农民对各种配方、土壤缺什么不缺什么不是十分清楚,在肥料使用上不太科学,突出表现在过量施肥、施肥量很大,主要施用氮肥。过量施肥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营养不平衡以及污染等问题,所以国家采取措施测土配方施肥。这是由农业技术部门免费给农民测土,然后根据土壤需要给农民提供肥料配方,补贴则是补给技术部门。
此外,黄延信谈到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他说,以前国家实行的是最低保护价政策,就是按照这个价格,农民有多少想卖多少都收。为此,政府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建立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就是国家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制订的一个最低收购价格。当粮食丰收的时候,比如今年定的收购价格是1元钱/斤,粮食丰收了价格要下降,如果市场价格降低到1元钱/斤以下,国家就通过中储粮公司在市场上依据最低收购价格来收购粮食,中储粮以每斤1元的价格收购,就可以支撑市场价格。当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格,就随行就市。这是一种市场经济的方法,应该说效果还不错。同时,这些年国家随着农产品的变化逐年在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这几年大体上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平均提高了1毛/斤左右。
目前,每亩补贴算下来大约60元到100元左右,但是,农民种粮不是完全看补贴,粮食价格是一个指挥棒。现在农民打一天工,就是50多岁的妇女打工一天也挣钱80-100元,所以补贴100元农民种粮也没有积极性,农民看的是粮食价格。大体上粮食价格涨一分钱/斤,相当于一个农民增收10元,几毛钱就相当于一个人每年增加100元以上。
启动高效缓释肥料补助
黄延信说,今年国家要上升总量、调整结构,继续增加补贴。在谈到业内普遍关注的缓释肥补贴问题时,他说,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施用补助试点工作是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要求。但是今年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运行速度降低,我国财政收入增幅大大放缓。特别是今年大家注意到今年的宏观调控有一项,速度放缓后没有采取刺激措施,主要是依靠市场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今年我国需要开拓的项目也比较多,所以,今年包括这项政策在内的很多项目都没有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