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作物收获的季节,今年的沽源地区马铃薯收购价达到了0.9-1元/斤,平均亩产2.5吨左右的种植大户们也迎来了高兴的季节。当北京雷力绿色肥业连锁沽源店店长徐刚伟和二道渠乡西山坡村的马铃薯种植大户梁秀山一起看着土地里丰厚的收成时,却流下了激动眼泪。因为这里有他们之间的友谊以及这几年的太多不容易。
近日,北京雷力农用化学有限公司在沽源召开了马铃薯应用海藻肥健康栽培现场测产研讨会,来自沽源县的马铃薯种植大户面对领导和专家,大赞北京雷力今年新升级的绿色产业链模式,从耕作模式的设计到农户的启动资金,从每一步的田间管理、药肥配比到最后的产品销售,已经成为种植农户的左膀右臂。
雷力基层店已经与种植大户链接成一体
在河北省沽源牧场管理区,鞠文河承包的700多亩地中有20亩前茬除草施用了农药氯磺隆。按照以前的经验,除草剂残留一定会影响马铃薯发育,亩产仅能达到1000斤。经徐刚伟邀请的雷力农化服务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通过施用雷力根旺(海藻活性促根剂)、极可善以及雷力2000等调节、保健产品,不但解除了药害,最终亩产能够达到3440多公斤,每亩为鞠文河增加6000多元收入。雷力技术员为了让鞠文河看到差异,特别在田间保留了除草剂药害处理区域与原生对照区域作对比,由于雷力产品中的活性物质刺激作物的应激能力而快速生长,解除了因除草剂而抑制的光合作用。在随机选取3.3米长的马铃薯垄,对照地块测产结果为有效株36株,大薯块15个,重量2.6公斤;小薯块26个,重量1.8公斤。处理地块测产结果为有效株35株,大薯块55个,总重量达16.3公斤;小薯块16个,重量0.9公斤。鞠文河算是对雷力农化服务心服口服了。而就在他的田块旁边,是一位来自邯郸的农户承租的土地,由于不太相信徐刚伟推荐的雷力海藻肥产品,坚持采用传统耕作技术,其种植的马铃薯受到晚疫病影响,植株发育不好。记者现场挖出3株15个薯块,有5个因晚疫病而腐烂,5个因薯块太小无法进入市场,其余发育正常,仅1/3可以作为商品销售到市场。徐刚伟一直在劝他尽快销售减少损失。
通过徐刚伟带着雷力农化服务人员服务的农户还有很多。在平定堡梁西村,种植大户苏雨的800 亩马铃薯遇到了连作障碍,在施用了雷力多葆、雷力2000等五种雷力海藻肥产品后,比去年同期长势更为理想。今年收获期平均亩产达3-4吨,净收入280万元左右。尽管雷力产品解决了马铃薯连作障碍,但徐刚伟带来的技术专家还是认真告诉苏雨,倒茬耕种才能保证土壤肥力和减少土传病害。这让苏雨觉得雷力连锁店长不是简单推销肥料,而是真的与农户共进退。
王海是沽源最有名的马铃薯种植大户,总承包7000多亩土地,其中种植土豆面积就有3000多亩。今年,在二龙山的500亩大田中,王海发现由于种薯脱毒不干净,马铃薯植株矮小,叶片皱缩,一面黄一面黑,与同级别种薯有很大差别。徐刚伟主动帮他出方案,用雷力2000、雷力极可善调节作物生长,植株生长正常。现在通过大机械日收割70-80亩,亩产量3-4吨,净收入1300万元左右。在王海眼里,雷力店长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农资经销商,而且能够提供免费服务的农化服务商。也正是这种转变,让徐刚伟不再是一个雷力产品的推销者,而是依托北京雷力公司技术服务力量,进入农户种植全过程的服务者。
沽源发生的这一切只是雷力服务模式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在北京雷力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汤洁看来,农资经销模式不管从国家农业战略转变的宏观层面,还是从企业把握市场的微观层面,都到了进入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阶段。国家要保障、农户要收成、企业要利益、食品要安全,农产品已经不仅仅只具有食用功能,而是牵扯到一系列国计民生。而农产品的生产也同时涉及到国家土地政策、农业扶持力度、农民生产技能、农资可以施用、产品销售畅通等一系列的环节。
雷力升级服务模式进入农业生产全链条
农业是一个庞大繁杂的运行体系,农资企业只参与销售单一节点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关系,雷力在经历了连锁模式、创富模式、绿色模式后,第四次升级服务模式,锁定绿色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条做增值服务。
雷力海藻肥技术之所以落实沽源,河沽源县副县长刘剑文道出了其中的关窍:这里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5万亩,目前沽源县的种植模式正处于由分散化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阶段。其中,种植面积超过500亩的马铃薯种植大户所承包的土地,就达到17-18万亩。自2008年开始实施马铃薯规模化种植,以高垄栽培、指针式喷灌与现代滴水浇灌节水技术为主要的种植技术,结合配方施肥技术、多次中耕、分次施肥的方式,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灌溉和施肥技术在全国处于中上等水平,世界马铃薯平均鲜薯产量一般在每亩1吨左右,而沽源县马铃薯的平均产量约为2.5吨。沽源马铃薯种植具备了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正适合雷力这样的技术服务型企业发展。所以从2010年,沽源县就引入雷力海藻肥。在县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雷力人不是简单销售产品,而是为种植大户提供作物营养与保健解决方案。以连锁店这样的基层经销商为支点,用雷力创新技术和面对面的农化服务,着力构建沽源新型马铃薯生态产业链,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和搭建“院企合作”平台,在马铃薯的高产不早衰、克服连作障碍、解除除草剂药害和抗病毒病等技术方面有突破性研究。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种植大户对绿色农化服务的渴望如同化肥农药的刚性需求一样被释放出来,尽管很多农资企业意识到这个机遇,但在农业技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上往往很难具备全程落地能力。而农化研发技术恰恰是雷力这类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最大优势,雷力的技术与种植大户的面积相结合,就能创造出价值。
沽源县副县长刘剑文表示,基层农户特别欢迎像雷力这样与当地农艺师和农民大户联手研究、共同发展、配合双赢的企业走到田间地头,也愿意使用农化服务到位的企业产品。作为沽源县委、县政府更是会支持雷力这样的企业为广大农民提供发展平台,政府部门在经营管理和法律方面会为企业创造良好经营环境。雷力沽源模式是成功的,也是可以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