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听说洋丰肥不错,亲眼见识才得以真正验证,洋丰的产品和服务正是广印堂药材基地建设所需,我们有理由相信:
强强联合共创辉煌
——访安徽亳州广印堂生产质量管理部 负责人杨林
安徽亳州素有“中华药都”之称,2010年,广印堂在亳州市谯城区流转土地4000亩,进行道地化种源研究和出口中药材基地建设。为了选择好肥,保证药材品质,几经甄选,2012年,该基地开始使用洋丰肥料。
杨林介绍说:“这4000亩地有近3000亩种植的是药材,分为好几个品种,有一年生的白芷、玄参、白术等,也有多年生的白芍、牡丹、桔梗等,都是直接供广印堂生产所需。从去年开始,我们在种植基地使用洋丰硫酸钾型复合肥12-20-13,第一次就用了20吨,没用之前就听说洋丰肥不错,用了之后才真正感受到效果确实好。”杨林还向记者介绍到种植基地与洋丰合作的情况,“以往了解洋丰只是听人介绍,实地看了感受就是不一样,第一次来荆门,看了洋丰,说实话,很惊讶,洋丰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而且管理规范,肥料品质有保证。”
他们的这个基地,还有600多亩地专门用来繁育小麦、大豆种子,用肥量相当大。据杨林介绍,就近几年市场行情来看,每亩药材平均收益可达到2000元,每亩小麦、大豆育种可收入200-300元,因此仅种植基地这一项目,每一年的效益就非常大。现在用洋丰肥看到了效果,心里有了底,以后与洋丰合作的力度会更大,拿药材种植来说,每亩平均要施75公斤肥料,一年的用量就达200多吨。正当我们惊叹之时,他继续说道:“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目前我们已在山东、黑龙江等11省区发展了18个规模化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共有13.6万多亩地。为了保障这些药材的品质,我们需要优质肥料做保证。”洋丰市场网络健全,这不正好可以跟他们的这些种植基地实现门口到门口的无缝对接嘛!听我们这一介绍,他不由地连连点头,表示这才是真正的强强联合。
刘亨文拿洋丰蔬菜专用配方肥与其他肥料对比试种,70亩地增收好几万元,产量说话,坚定了他的信心——
“今年秋季,洋丰配方肥是首选!”
——访河南鹿邑县赵村乡小李庄 种植大户刘亨文
刘亨文于1990年便开始种植蔬菜,当时只有8亩地,收入一般。2007年,当地政府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农民大面积承包土地。刘亨文说服家人,将几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与叔叔刘庆理一起合作承包了100亩土地用于蔬菜种植。
第一年就净赚数十万,尝到甜头的刘亨文,干劲十足,之后几年逐渐扩大承包面积,如今,刘亨文已经承包耕地517亩。谈起这500多亩蔬菜地,刘亨文兴奋不已:“这是我们当地农业局给我们推广的项目,从选种到种植,从施肥管理到销售,都有人指导,我们省了不少心,而且最近几年的蔬菜行情很是不错,每年年收入都过一百万元。”
问及和洋丰的结缘,刘亨文表示这还要归功于当地农业局。当地政府对于种植大户鼎力支持,对于种植的品种选择、施肥、田间管理和销售给予全程指导,洋丰作为全国知名的化肥品牌,被作为“政府放心农资下乡产品”推荐给当地农户,从此他就成了洋丰肥的忠实拥趸。
刘亨文今年春季种了279亩茄子和240亩辣椒。因为洋丰蔬菜配方肥是新产品,他拿70亩地来采用洋丰蔬菜配方肥,收成出乎他意料。他说:“我们统计了一下,用洋丰蔬菜配方肥的地与用其他肥料的地相比较,每亩地平均增产1000斤左右,洋丰的增产效果确实不错,今年茄子最高价达到2元/斤,最低是0.4元/斤,辣椒的价格范围1-2元/斤。70亩地是施用的洋丰专用肥,按最低价算,就能多挣好几万哩!”
“洋丰还有一点非常好,用洋丰肥之后,蔬菜的口感特别好,以往都没有这么好的口感。口感好的蔬菜更受欢迎。”刘亨文算账时还不忘补充道。
他的500亩耕地上现已经种上了白菜和花椰菜,洋丰蔬菜专用肥的效果已给了他们答案,“‘洋丰’这个品牌是我们坚定不移的首要选择!”
与洋丰合作,走农业合作化道路,依靠诚信和质量,他们获得了农民的信任,总结自己成功的这两点因素,蔡战红意味深长地说道:
选择大品牌走得更稳健
——访河南西华县东夏镇种植大户蔡战红
蔡战红承包有80亩土地,每年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从2008年开始用洋丰肥,采用的是35公斤/亩15-15-15的配方做底肥,后期追施15公斤氮肥,一亩玉米可产750公斤,一亩小麦可产400多公斤,这两种作物的平均市价可达到2.2元/公斤,一年下来,光他种的这80亩地就可赚不少。
与上千亩的种植大户比起来,或许蔡战红的承包面积的确不算大,但他靠这几十亩地,走的是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我们一起有15个人合伙,在上蔡、驻马店、平顶山、禹州共承包了3000多亩土地,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资都是由我们统一采购,对农民实行打包解决。”说起他的合作经历,他一字一句给记者解释得很详细,话语中带着几分自豪,“我的地差不多有40亩实际上是试验田,种子、农药、化肥等我们都要先用,确实好,我们才向农民推荐,这么多年我们一直用洋丰肥料,这种模式运行的一直很好,靠的就是这点,不出问题。因此农民也很信任我们,我认为这是很关键的。”
走合作化的道路,靠的是步调一致,统一分配,蔡战红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在驻马店有7个农场,种子、农药、化肥都直接从这里发货,保证质量,农民也非常认可这种模式,都愿意找我们拿货。”好的道路加上好的模式,优势明显,让蔡战红尝到了不少甜头。现在他们还在西安承包了1000亩地种植药材,要的化肥更多了,他们也在计划直接跟洋丰这样的化肥厂家合作,厂家直销供货。
他说:“要种好地,离不开人勤、肥好、天帮忙。只有真正选那些质量过硬,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农资品牌,才能切实做到无后顾之忧。这么多年做起来,主要就是靠诚信和质量。”蔡战红把他们的成功总结为这两点。
原来是种植大户,为了让更多的乡亲们用上洋丰肥,他把自己的60亩地当试验田,请农民朋友来看长势,看产量,从而接受洋丰肥。他自己实现了:
从种植大户到经销商的华丽转身
——访安徽亳州谯城区洋丰经销商李奇
在别人抛荒的时候,他当起了种田大户,当土地开始走俏之后,他又实现从种植户到经销商的华丽转身,潜心销售洋丰肥料,这就是奇人李奇。
2005年李奇种有30亩小麦。初次接触洋丰肥料,李奇了解的不多,但他艺高人胆大,“质量不好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买,这肥料我一定要试一试!”抱着这样的心态,他开始选择使用洋丰肥。第一年小麦每亩增产100斤以上,30亩地收入净增好几千!他彻底服了,从此认定了洋丰品牌。
这还不满足,李奇又开始琢磨:洋丰肥质量好,增产显著,是全国知名的大品牌,肯定不愁销,成立一个农资公司代理洋丰品牌,这不就是做了一件造福乡梓的大好事么?于是,2006年,李奇说服家人,成立了一个农资公司,主销洋丰肥。
如今化肥市场竞争激烈,品牌繁多,如何打开销路?如何占领市场?在李奇眼里,洋丰品牌确实好,价格适中,增产效果好,想要让农民接受,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看到使用洋丰肥之后的效果,用长势说话,用增产数据说话,最有话语权!于是,他将自家承包的30亩地全部用上洋丰肥,在生产期和收获的季节邀请别人前来参观,将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切实的数据告诉农民。就这样,逐渐打开了销路。
销量上升了,李奇于2010年又承包了30亩地,种上了白术,全部施用洋丰肥,建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洋丰试验基地,让事实证明,让数据说话,这比任何广告的宣传都好,周围的人看见李奇地里的明显长势好,一问,用的都是洋丰肥,一传十十传百,洋丰肥料在当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3年前承包了400亩地,选什么肥成了宋列峰头疼的事,因为选肥不当,造成减产,他无法承受。洋丰销售员上门服务,解了他的心结。他说:
“肥质好,服务优,我不用洋丰用谁?”
——访河南鹿邑县本店乡种植大户宋列峰
宋列峰介绍,2010年,他承包了本乡400亩地,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近几年粮食价格行情不错而且稳定,收入很是不错。承包了400亩地后,他最头痛的事是选择什么肥料。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洋丰的业务员上门了,听完洋丰业务员对洋丰品牌和洋丰肥的介绍之后,他决定试用洋丰肥。
宋列峰回忆了第一年收获时的情景:“当时除了洋丰肥,我还用了我们当地生产的复合肥,用当地产的肥料,小麦亩产一般在800—900斤,用洋丰肥的少说也有1000斤,这个增产量,用最低标准计算,400亩地,我一年也可以多赚好几万呢!”
宋列峰表示,洋丰肥的增产效果好,洋丰业务员的敬业精神更是让他佩服不已,亲自送货到家,详细讲解施肥时间、用量等注意事项,让初当种田大户的他感觉到轻松了许多。“第一年用完之后,我就觉得洋丰这个品牌不错,质量好是其一,农化服务做得好,送货和指导种植样样都到位,极大地坚定了我继续用洋丰肥的信心,所以这么多年来,我成了洋丰的忠实用户,一直用洋丰肥。”
“现在国家给予的粮食补贴每年合计在每亩100元左右,我看到了种田的奔头,加上这些年还算风调雨顺,产量都比较稳定,种一年田,收入比在外面做一般的生意强得多!”宋列峰的话语里有着自信更有着对未来前景的期待,他踌躇满志,已经签订了又一300亩土地的承包合同。而洋丰之行使他了解到了金品及施肥技术,更坚定了他选择洋丰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