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必胜,守必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快速推进,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种植大户将越来越多,据农业部对全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开展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2亩,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猛增。大局当下,如何应对土地流转所带来的农资营销变革,是每一个企业必做的功课。从2011年开始,新洋丰开始就已经关注这部分群体,并且实施于行动,到了今年,针对土地流转的营销模式创新工作已经达到高潮,席卷全国,迅猛之势走在行业之前。
湖北新洋丰营销模式改革的序幕于2011年中期开始拉开,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已渐成熟。在此基础上,2013年洋丰开始全力推进四种营销新模式创新,寻求销量和效益的新突破。其中之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行含农场、农垦在内的种植大户营销模式。
8月中旬,豫北地区51名种植大户前来洋丰总部参观并接受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23-25日,河南温县、鹿邑县、西华县和安徽亳州谯城区的106名种植大户再次造访,参观工厂,接受培训,交流情感,感受企业文化和洋丰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双方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24日上午,种植大户参观了洋丰总部生产基地。这批客户都是第一次来洋丰,亲临十里肥城,走进秩序井然的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自动化生产线,种植大户们感慨万千,纷纷称赞洋丰之大名不虚传。
24日下午,种植大户集中在洋丰培训中心接受培训,观看了企业专题片,公司分管销售负责人韦万华介绍了洋丰发展历程以及五大发展优势,并就如何做好种植大户、怎么选好肥料获得增产增收等方面交流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建议。公司讲师贺书容就《怎么当好种田大户》作了交流,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土地流转、土地集中是大势所趋,当好种田大户正适应了这一变化要求;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不同的农业种植方式,现场为种植大户如何经营、如何获利支招。公司讲师刘敏专门就《洋丰新型肥料产品特性及施用》作了讲解,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取得的丰硕成果,重点推介了洋丰四种新型肥料和作物专用肥,用田间试验增产增收数据说话,引起了种植大户们的浓厚兴趣,散会后,客户意犹未尽,围住他,针对缓控释肥、高塔系列肥的肥效、用法等一一咨询。会后,客户参加了专场订货会。
前后两批种植大户,多数承包土地都在上百亩,甚至上千亩,有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的,也有种植蔬菜、花生、药材等经济作物的,虽来自不同地方,但却都有着相似的需求,那就是与洋丰合作,为自己增产增收上一份保险,因为洋丰肥料品质过硬,服务优质。
2005年前,陈永彬用当地一个小厂产的肥料,2005年后,他用洋丰肥一直到现在,前后截然不同的施肥效果,使他对洋丰肥产生了执着的信赖,正如他所言:
“用洋丰肥,心里踏实”
——访河南西华县西华营镇陈店村种植大户陈永彬
陈永彬承包有500亩耕地,采取冬小麦和夏玉米复种方式,属典型的一年两熟制。
他向我们介绍,现在种粮政策好,除去种子、肥料、播种等成本投入,遇上天帮忙,加上人努力,每亩小麦净收益在400-500元,每亩玉米净收益在700-800元。现在政府加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他们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更高了。“说实话,开始承包这500亩耕地时,心里还是有点虚,现在不同,我不是一个人在种地了,从播种、施肥、收割甚至耙地,都有人跟踪服务,我底气足,而且机播效率也高,现在基本上年年都能有一个好收成。按最低收益,你可以帮我算算一年到底赚了几个钱喽!”末了他还用开玩笑的口气对我们说,看得出来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他说自己结缘洋丰是在2005年,之前用的是当地一家化肥厂生产的肥料,但由于竞争激烈,该厂资不抵债最终倒闭了。厂没了,但粮食还得继续吃肥料补营养,正当他千挑万选时,洋丰的业务员主动找到他,为他推介了适合小麦和玉米的洋丰肥料,并从订货、发货到用法用量给予他全程指导。感受到洋丰人的服务热情和程序的规范性,他决定试用一年做考察。他严格按照业务员指导的施肥规程来施肥,一年下来,测算产量,计算效益,他服了:全年产量与之前相比,不降反升,仅小麦亩产平均就达450公斤。他清楚地记得,按当时的市场价每公斤1.52元计算,卖价要比之前每公斤高10%,加上政府给的每亩30多元的种粮综合直补,光小麦一项每亩地就可收入415元。第二年,他主动找到洋丰肥料销售点,要求全年保证他的肥料用量。第三年、第四年……直到现在,尝到甜头的他,一直用的都是洋丰肥料,从来没有变过,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大品牌就是不一样,这么多年用洋丰肥,心里踏实!”作为种植大户,他受到了很多关注,倍感自豪,他说现在他不仅能享受到国家优惠的政策,而且他现在用肥量大,可以直接从县域经销商手里拉肥料,节约了成本,这就是洋丰大户待遇啊!
第一次来到荆门,参观洋丰工厂,近距离真真儿地看肥料是怎样造出来的,他感触颇深,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太惊讶了,洋丰实在是太大了!”激动之余,他还扳着手指细数了三点洋丰的好:品质过硬,施肥效果看得见,增产明显;服务做得好,从买肥、用肥、用量等方面都全程指导,而且还提供农化服务,教农民怎么种,遇到问题怎么解决;价格体系合理,一分钱一分货,实实在在,中!
同种化肥使用多年,土质会受到一定影响,用肥结构有必要做出调整;何况洋丰肥让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因此我选择——
调整战略 携手洋丰
——访河南温县番田镇后杨磊村种植大户张九红
张九红从2009年开始,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承包了500亩耕地,开始了自己的大田承包经营事业。说到这,他带着幸运的口吻说:“得亏那时下狠心,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包了这500亩地,现在你可不知道,承包费涨得忒快了,前些年每亩就涨到700-800元了,现在不得了了,已经涨到950元了。这么些年算下来,光承包费这一项,我就捞回来不少呢!”说这话时,明显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当初的决策相当自豪。
他一年种一季冬小麦和一季夏玉米。为了提高作业效率,他购置了耕地犁具、播种机等一些必要的农机,如播种,就按照标准,统一耧眼大小、下播深度,每亩地播多少种子、播种深浅,几乎都不差分毫,这种标准化管理,直接带来的是产量和质量上的提升,这连续几年他的小麦亩产都在500公斤以上,而且小麦优质,常能卖到好价钱。
张红九告诉记者,三年前他经人介绍,接触了洋丰肥,于是划出100多亩的“试验特区”,用上了洋丰经销商推荐的高塔复合肥。收获季节,测算产量,同比增长近6%,从此他成了洋丰忠实的伙伴,平均每年的用肥量都在60吨,其中仅洋丰高塔复合肥就占5吨之多。一人以成,万众附和,示范效应的作用总是巨大的,洋丰肥能带来这么大的效果,村民也是纷纷效仿施用洋丰。
多年用同一种肥料,土质会发生变化,如今张九红已认识到这一点,他现在要调整化肥使用,向洋丰肥靠拢。对这个战略调整,他有着自己成熟的想法,首先是因为洋丰每一类肥料价格体系合理,这也相当于是在为他省钱。他掰着指头为我们算了一笔账:现在人力成本增高,雇工是每人60元/天,要是机播手这类技术工,工资就得开到每人100元/天,再加上种子、农药、浇水等投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在化肥投入上省一点,何乐而不为呢!其次是自己亲自试验肥效,品质确实好,信得过。再次就是来洋丰工厂参观,培训接受洋丰新思维,感受确实不错,用他的话讲就是“以后要长期使用”。虽说他是与庄稼打交道的,但他对肥料的了解程度仍然让我们肃然起敬。他说道:“我对你们的那个缓控释复合肥和小麦玉米专用肥很感兴趣,而且我也很看好,现在都讲究一次施肥,省工省力,而且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状况对症施肥,这就是产量和质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