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9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碧护”安徽传捷报 狙击热害显成效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通讯员 程厚松

    近日,江淮大地迎来了久违的降雨,温度也随之下降,终于结束了持续一个多月的高温干旱。虽然温度降下来了,雨水也多了起来,但由于前期温度的持续走高,已经给部分作物造成了高温热害,尤其是正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对高温尤为敏感,水稻种植大户老洪对此正深有体会。

    老洪家住安徽省芜湖县周皋镇,今年种植了80亩水稻,其中50亩早抽穗的田块由于芜湖县。近一个月的无雨和持续多天的40摄氏度高温,造成了当地水稻出现大面积空壳瘪壳、籽粒不饱满等现象。8月14日,在老洪的水稻田里,农化服务人员随手揪了几株稻穗,并掐了几颗发青的稻粒,发现稻穗上几乎全是空壳、瘪壳。拨开稻株只见田里干旱无水,裂缝的宽度将近两厘米。由于水稻在抽穗杨花时遇到高温干旱而导致花粉不能正常受精而形成空壳,或者是受精后穗部营养不良,子房中途停止发育形成瘪粒。高温热害和干旱的双重叠加,对老洪正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水稻产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且不可逆转。

    对此,老洪心里充满了焦急和无奈。在这关键时刻,农化服务人员给出的解决方案让老洪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即在目前高温干旱稍有缓和的迹象下,可以每亩使用3克“碧护”对剩下的30亩即将抽穗扬花的水稻全田均匀喷雾,确保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增强水稻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有效抵制因高温干旱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造成的破坏。于是,洪先生按照提供的预防高温热害的方案,赶紧在即将抽穗的田块喷施“碧护”。8月24日,也就是喷施“碧护”10天后,发现剩下30亩水稻已经扬花灌浆,不仅籽粒饱满,而且功能叶颜色深绿,增产效果明显。站在自家的田头,老洪看着满田整齐、茁壮的水稻穗头,顿时喜上眉梢。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