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 玉米田受灾
记者在通河县上车,转道汤原县香兰镇上火车前往佳木斯,这是记者在黑龙江省实地调查采访的第三站。当记者乘坐的列车途经佳木斯市的松花江铁路桥时,记者观察到,由于松花江水位的不断上涨,江边的农田有部分面积受到了洪水的侵袭,受到洪水侵袭的农田基本上种植的作物都是玉米,而当时的洪水大概已经淹到了玉米的一半高度。值得一提的是,守卫松花江铁路桥的武警部队营房一楼也已经被洪水侵入,守桥武警部队只能在二楼和附近高地上搭起的帐篷里住宿。
记者抵达佳木斯市后,当即同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取得了联系,随后,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易铭向记者一行介绍了佳木斯地区的洪涝灾害以及抗洪抢险情况。易铭告诉记者,截至8月18日上午8时,佳木斯站松花江水位79.13米,超警戒水位0.13米。市郊区出动松花江堤防守抢险人员265人,技术人员26人分组进入到全区11个乡镇协助指导防汛工作,对江堤进行加固排险,转移安置坝外村屯居民154人。对莲望强排站和松滨强排站两处险工弱段,用编织袋对口及两侧进行封堵加固;对平安堤防雨淋沟较大处进行填平碾压处理;对沿江乡福胜段堤防坝后渗水,采用粘土闭气封堵、压盖等办法排除险情。目前,松花江沿岸乡镇正在开展对松花江堤防各穿堤建筑物地毯式查险排险行动,以确保松花江堤防在高水位运行下的安全。
富锦:防汛工作井然有序
离开了佳木斯市,记者一行继续东行,下一站的目标是佳木斯市下属的县级市富锦。当记者到达富锦市以后,却发现这里的气氛和记者走过的其他地方不太一样。这座小城市的氛围没有洪水来临时的那种如临大敌,反而是一切都按部就班、井井有条,难道这座小城市没有收到松花江洪水的威胁吗?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决定到松花江边去进行实地拍摄,同时也一探究竟。
据介绍,目前,富锦市已经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48万富锦人民在各级党组织引领下,正满怀信心地打响抗洪抢险的攻坚战。进入汛期以来,富锦市暴雨频发,雨量集中、强度大,松花江富锦段水位持续上涨。面对灾情,该市在总结前一阶段良好工作的基础上,再研究、再部署,吹响了抗洪抢险的“集结号”,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记者抵达松花江畔时发现,尽管松花江富锦段的水位也距离堤坝顶端不远,但是这里的河道比较宽,水流速度放缓,洪水对人民群众的威胁远远低于哈尔滨和佳木斯。在江边的广场上,有不少群众在休闲散步,江边上钓鱼、烧烤、喝啤酒的人亦是不在少数,放眼望去,江里还有挖沙船在进行着作业。虽然江边的氛围比较轻松,但是富锦市各部门依然严阵以待,江边上早已堆放起用来加固大堤的沙袋,各职能部门在大地上用来值班的帐篷也是几步就能见到一顶。
同江:受灾损失严重
记者一行冒雨赶往本次东路采访的最后一站,同江是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处。据此前消息得知,黑龙江流域通江段险情紧急,已有大批武警官兵在这一区域进行抗洪抢险工作。而同江市的黑龙江流域周边,也是全省农业损失比较严重的区域。当记者一行抵达同江后,记者联系到了在同江抗洪前线指挥部值守的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津芳。刘津芳向记者介绍,同江市辖区总面积6300平方公里,有6个国营农场。辖区耕地面积575万亩,其中市属耕地面积225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和大豆。同江市总体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为松花江河漫滩,东部为黑龙江河漫滩,总体轮廓为平原地貌。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0毫米,6至9月份降水约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由于去冬今春降水多、春季融雪洪水大,开江后松黑两江持续高水位运行,特别是7月份上游连续发生强降雨,松黑两江水位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