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遭受高温、干旱、洪涝以及台风等灾害影响,局部地区农业生产面临考验。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形势做出判断,部署秋季农业重点工作,出台系列措施力夺全年粮食丰收。
会议强调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落实抗灾救灾措施,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及时调拨抗旱物资,加强供水保障,千方百计解决旱区群众饮水困难,保障基本生活。重点做好松花江等流域防汛工作,加强台风防御,及时发布气象监测信息,排查处置险情隐患。二是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安排落实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重灾区及时改种补种,大力推进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统防统治。加快农业灾害保险理赔进度。做好应对夏秋冬连旱的准备,力夺全年粮食丰收。三是落实早稻收购政策,适时启动东北地区秋粮收购政策,做到应收尽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四是及早谋划秋冬种,支持主产区开展机械深松整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各地要全力保证“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努力实现粮食丰产、农民增收。
对此,农业部表示,虽然遭遇南旱北涝,但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良好,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玉米长势好于去年。而且,近几年农业部门在品种的更换、审定方面,在防灾减灾方面有很多的措施。从目前的情况看,局部地方有损失,但总体影响并不大。农业部门将对因旱涝绝收的重灾区,做好农资调剂调运;对轻灾区采取综合促成熟技术,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此外,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近期还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机抗旱排涝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进一步做好农机抗旱排涝工作,发挥农机在抗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各地要将中央财政今年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受灾地区倾斜,尽可能满足受灾地区农民需求,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把补贴资金落实到位、机具购买落实到位,努力增加抗旱排涝机具数量。同时组织农机技术力量深入乡村农户,加强宣传,制定针对性强的农机作业技术指导措施。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作用,迅速组织农机抗灾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