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8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科技改良土壤 产学研齐助增产
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现场会在金华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张 涛

      近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杭州利时化肥有限公司和上海碧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现场会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召开。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土肥技术处副处长杨帆,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倪治华,婺城区农业局、金华市农科院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上,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吴良欢教授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试验田,介绍了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方式对于改土的效果,并在参观结束后做了专题汇报。他指出,由杭州利时和上海碧晶公司合作研发的生化抑制肥料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以减少20%氮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可以增加土壤的速效养分。吴良欢还指出肥料中的此生化抑制剂是含氯的,对作物有一定的伤害,不能盲目使用;同时也指出一种硝化抑制剂不能应用于所有的土壤。

    杨帆和倪治华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杨帆首先对在金华市婺城区贫瘠的土壤上能种出产量不错的水稻表示了肯定,同时她也希望经过努力可以做到更加高产高效。倪治华指出,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将跟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探讨技术问题,推出新产品,并协助农业部制订计划。

    据上海碧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今巍介绍,作为高效硝化抑制剂的引领者,上海碧晶在2006年成功取得技术突破,开创了氯甲基吡啶在常温常压下合成的先河。7年的时间,经过在国内的机理研究,证明氯甲基吡啶适合在中国应用,而且能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各方面的应用示范实验,上海碧晶公司统计出:玉米平均增产10.5%,棉花平均增产12%,小麦平均增产9.5%,水稻平均增产逾11.4%。2012年上海碧晶完成了农业部认可的首家肥料增效剂合法登记,国家和企业都希望这样的好产品能够快速推向市场,被广大老百姓使用,为更多的农民带来增产增收。产品特性主要表现为改善肥料的性能,从而调整养分的转化进程和延长提高肥料的效率。如帮助作物去掉有害物质,包括可分解的残留农药,控制硝酸盐的形成。另外可以净化土壤,改善土壤的环境,提高土壤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的改善,提高土壤可持续生产的能力,能够促进释放土壤中原有的养分。

    此次的观摩会正是对上海碧晶研发成果的一次肯定,在相互对比试验的情况下有所区分,用施用效果证明产品的科技含量。目前,水溶肥、复合肥、氮肥、有机肥都可以与上海碧晶合作,根据剂型和形态不同,如何应用也有不同,所以上海碧晶成为技术方案的供应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