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倍丰农资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倍丰集团下设在南海之滨的一枚棋子,从战略布局上,已经凸显了倍丰对于南方港口的高度重视。短短两年时间,从海运贸易到广西市场,广西倍丰在探索中开始弹奏起海陆之间的市场交响曲。
在变化中过渡
广西倍丰公司总经理刘一兵是一位年轻的“老农资”,从东北到南方,对于市场适应能力很强的他来说,算不上难事。
从去年年初至今,由于前期人们对市场过于看好,导致了南宁和两广地区的尿素产能过剩,库存增加很快。随着下游企业需求的萎缩,尿素出现了接近每吨370元左右的降幅,一些热衷于投机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刘一兵显得很沉着。
行业整体不景气,是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并非一股势力所能扭转。在刘一兵看来,打翻身仗的基础,就是要发挥公司的核心优势,走可持续化道路。刘一兵认为,如果简单地批评一两个人对行情判断有误、对市场了解不足,这是不客观的。因为这是大环境导致的结构性变化,企业决策者要对结构性变化有清醒的认识。
要解决结构性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自身盈利模式。刘一兵认为,企业想要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广西倍丰制定了立足广西、辐射周边的发展原则,由龙生公司牵头,积极开展埠外业务。两年来,广西倍丰依靠着钾肥核心业务实现了向其他品种的顺利过渡。
“可持续”的力量
“现在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期,而是应该力求风险最小化。”这是刘一兵时常强调的一句话。他认为,在当前形势之下,公司应竭力保存自身实力,明确市场定位和目标,细化销售网络,而不可以片面地追求发展规模。在这种方针的指导下,公司形成了集边贸、海运、国产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顺利地在广西本地以及湖南、云贵地区站稳脚跟。
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特色,公司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在广西本地,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大型香蕉种植基地逐渐增多,香蕉种植协会应运而生。“香蕉种植户希望我们能走得更近,所以我们越把销售网络下沉,生存的空间越大。我们应该从网络附加值和网络销售的深化上能产生更多效益。”刘一兵说。
“可持续发展”是广西倍丰发展理念中的关键词,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广西倍丰这支新军将在挑战中迎来新的机遇。
经营者说
广西倍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一兵:
按照倍丰集团的发展战略,广西倍丰已经到达了最南端。广西离港口较近,便于开展南方业务。倍丰公司以海运钾肥突破,形成南北呼应,整体钾肥一盘棋的局面。
企业要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广西倍丰制定了立足广西、辐射周边的发展原则,由龙生公司牵头,积极开展埠外业务。两年来,广西倍丰依靠着钾肥核心业务实现了向其他品种的顺利过渡。
团队成员说
广西倍丰农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敬德:
广西倍丰的特点是本地化、年轻化。企业员工以80后为主,虽然年轻人从业经验少,但是干劲足。将集团的把控优势与年轻人的激情相结合,哪怕是面对新开辟的陌生市场,我们也有信心让企业独树一帜。
很多员工之所以选择倍丰,都是因为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眷恋。当他们真正融入到这个氛围当中,了解到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的时候,就会加深对行业的情感。
合作者说
广西多得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雷声波:
广西倍丰公司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行业内的口碑上佳,且网络宣传到位,这两点让我们公司非常看重。在与众多企业的合作中,我明显感受到了倍丰集团和其他企业的区别。
在我们需要的关键时刻,倍丰总是雪中送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够坦诚相告。广西倍丰的企业实力与服务意识让我们对彼此之间的长远合作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