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7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农控股贸易网络进入复合化时代


    贸易网络是中农控股的优势业务,坐实渠道,拓展复合化的贸易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控股贸易企业发展的共识。特别是依靠“中农”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如同给原有的中农业务引擎加上了涡轮增压,让中农网络不断实现增值。

    黑龙江中农:在学习和依托中成长

    中农集团控股黑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晓明:中农集团60年的为农服务经营历史和经验是最好的教材,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学习,也是我们可以依托的最宝贵财富。

    黑龙江得天独厚的农业环境优势让中农集团控股黑龙江有限公司毫不犹豫地走一条以化肥为切入点,进行粮食贸易全产业链多元化经营之路。

    按照黑龙江中农总经理高晓明的说法,黑龙江中农是借鉴中农集团农资经营的经验,学习中农控股的优秀管理模式,借助中农控股的资金优势、采购渠道、物流平台和销售市场,走一条以化肥经营为核心业务,以粮食贸易为利润增长点的多样化特色经营之路。

    面对这份机遇与挑战,黑龙江中农投入了强大的人力、物力扩充了农业团队,成立农业发展部,拥有2个工程师、1个博士、4个硕士的专业团队,同时联合各地政府大力支持公司农业种植、农产品贸易和流通,形成种植、贸易、流通的大产业链,借助中农集团在全国的网络优势,对黑龙江省产的杂粮进行直销。

    在高晓明看来,中农产品根植于中国农民心中,它在农民心中的金子招牌是企业最好的广告,正因如此,黑龙江中农对核心的化肥经营不但“轻车熟路”,更多了一份“如鱼得水”的优势。此外,在管理上,黑龙江江中农在落实中农控股管理中不断提升自己。而依托中农控股已有的优质化肥采购渠道、物流支持和营销市场,以及与其他兄弟公司资源共享,更使黑龙江中农具备强大的后备支持。

    此外,黑龙江中农拥有的人才是有学历、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具备从农资采购、销售到农作物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多方面能力,这样的团队是现代农业的支撑。黑龙江中农将零散小面积的土地整合,租赁、购置大型机械设备,以大机械化的高效种植取代低效的人工种植,有效避免黑龙江农村劳动力少耕地多的耕地闲置的同时,大大缩减种植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团队拥有的强大研发、检验能力确保了农产品安全性。而公司在经营化肥的过程中,已经形成完备的物流仓储网络资源,大大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使得黑龙江中农更具竞争力。

    天津中农:打造贸易+零售双路模式

    中农(天津)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林:农资市场在变,开拓销售渠道和实施网络延伸的决心不能变,只有这样,作为以贸易为主的企业才能在变化莫测的化肥市场中牢牢站稳脚步。

    作为中农控股在华北地区成立的唯一一家全资子公司,中农(天津)化肥有限公司承担着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化肥流通的重任。

    农资进入复合化时代

    2012年8月,天津中农成立,天津中农是在承接中农集团天津公司整体化肥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以化肥业务为核心,集化肥生产、流通、销售、进出口贸易及农化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企业。公司主要经营国产、进口化肥等商品及与化肥业务相关的农产品,并开展了港口代理、代运业务及铁路自备篷布的出租等业务。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农资流通企业之一,天津中农以确保农资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为己任。为此,天津中农除公司本部业务之外,在沧州、塘沽、张家口等地还设有多家独资公司或控股公司,业务经营不局限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区域,还覆盖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及港口,经营品种涉及尿素、二铵、钾肥、复合肥等,确保了服务区域对不同肥料的需求。

    贸易分销+基层零售的双路模式

    在网络布局方面,天津中农充分利用控股公司所划分的市场区域及业务拓展需求,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将贸易分销和基层零售两种模式相结合。稳定上游产品供给渠道,紧密下游经销合作关系,逐步提升分销资源控制力。

    该公司总经理张世林认为,在优化品种及销售渠道健全的传统优势地区,应采取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多样性的优化服务来巩固和扩展市场份额。同时,依照经营需求,在差异化产品领域内不断深化区域内基层网络经营机制,通过与基层经销商合作、合营、资本整合等手段,打造以“中国农资”为品牌的配送中心以及基层经营网络。目前,天津中农已经在天津的宁河,河北的承德、乐亭、昌黎、临城等地,通过推进中农瑞丰中心社和基层合作社的建设,深化为农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基层销售渠道。

    对于主营的化肥业务,天津中农通过贸易分销和基层零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合,集中资金、区位和资源优势,把业务做大做强,同时继续巩固优势品牌,提高优势产品销量。

    在农业产业链条上探求新途径

    在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天津中农也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探索新途径。目前,天津中农已在一些规模化生产较成熟的地区尝试将农业生产前期投入与农产品生产、销售、提高附加值等相结合的投资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利用现有的农资产品成本可控、资金充裕、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帮助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与此同时,公司也通过建立蔬菜种植基地等模式进行农业产业化尝试。例如,目前建立的张北蔬菜种植基地,就是由单纯的农资提供向农产品种植、收购、出售的一条龙模式转型,这是继去年马铃薯收购销售后进行的一种新尝试,这既从源头上节省了产品成本,亦增加了相应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为公司经营的农资商品进行实验和宣传推广打下基础。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